发布时间:2020-05-19 15:40:34作者:张善果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国医药销售的主流模式和基准模式是商销,商业占据医药销售额1.6万亿元的45%,合0.72万亿元,尽管纯销的占比超过商销达到55%,合0.88万亿元,但是绝大部分中小药企依然以商业为生存依托。如果商业都没办法发力,2020年药企的年度营销计划可能会完不成,问题是:怎么让商业发力?商业凭什么让你借力?
药厂需要什么
商业是药厂销售的传承者和承接者,面对时疫,药厂对商业有三大基本需求:
1.销售任务。第一季度,药厂的销售任务绝大多数都与计划不符,甚至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有所下滑,因此药企都需要在二三季度逆转任务亏空与下滑趋势。
2.核心产品。过去几年,由单品打造到核心品类推广升级,核心产品决定了药企的品牌联想和核心利润。整体销售下滑,核心产品必然受到影响,尤其是核心产品为非时疫产品时。
3.纯销比例。这是药企对销售的重要考核环节,因为“出不去”“进不来”,药企纯销比例下降,商业库存不断增加,纯销决定药企的生存质量。
商业也有难处
1.压货。疫情初期,武汉封城开始计算,全国大大小小的医药商业仓库都被厂家压满了货,等着年后开始大规模销售,可惜事与愿违,一场疫情让库存居高不下,而对疫情需要的物资供应却束手无策。
2.滞销。疫情中期,医药行业开展各种捐赠活动,商业也不例外,但是随着感冒咳嗽发烧等基础产品限销,刚刚恢复的销售骤降为零。不少商业,为了生存,迅速转向时疫产品销售,但时疫产品紧缺情况迅速缓解,部分商业再次库存暴增。
3.缺钱。疫情后期,从“防扩散”到“防输入”,从“有症传播”到“无症传播”,商业在艰难的环境中恢复销售和运转。
商业需求在哪
厂商价值一体化,工业和商业“一体化操作”“报团取暖”才是王道,药企要想从商业发力,就必须明白商业的需求。
1.降低库存。年前库存、时疫产品挤压、无效采购三方面叠加,让原本就利润微薄的商业不堪重负,尽管有些品牌厂家的产品先款后货或者货到付款,但是库存不消化,商业根本没钱重复进货;代销的产品接近效期,再假以时日,必然会出现厂商退货的矛盾潮。
2.盘活纯销。这个问题不仅商业在考虑,药企也要考虑,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厂商协同。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深度沟通,无法形成协同机制和妥协方案,厂商相互不托底、不信任,绝佳的纯销时间被耗光,厂商协同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3.政策支持。由于缺钱和几乎没有利润的投入产出比,商业必须在规模前提下考虑利润问题,如其说是需要政策支持,还不如说是想通过厂家政策,强化销售,盘活资金,降低自身风险,加快货物周转,看似为自己,实则为双赢。
厂商需求差异
药厂和商业本该一体化衔接,但若各为其主,那么基于需求差异产生的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1.药厂要销量VS商业要去库存。看上去很矛盾,实际上是一致的,药厂的销量需求与商业的销售需求,本来就是一致的,但是站在不同利益的角度,就很容易看成博弈。
2.药厂要核心产品占比VS商业要动销速度。这两个需求看上去互不搭界,其实还是一回事,药厂核心产品销售好了,就说明商业动销跟上了,想卖什么就可以卖出什么。
3.药厂要纯销VS商业要政策。药厂纯销占比高,说明商业想要的政策已经被满足,这很符合逻辑,但是在疫情下,这种正常的逻辑变得有些刺眼。
厂商如何协同
那么,如何将厂商之间的需求高效协同起来?笔者给出如下解决方案:1.组建厂商一体化的动销小组。依据疫情情况,采取线下小规模会议或者线上会议,成立厂家和商业之间的联合开发小组,让厂家的分销和动销工作得到最有效的匹配和支撑,严格分工,各司其责,并以公文的形式发布,强化仪式感。
2.建立以产品为主的项目式合作。厂家为基础、商业为载体的小组成立后,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产品打造计划,推出项目式合作,阶梯制定对应的奖励方案,打造样板,实现对小组成员的有效激励,及时兑现各种奖励。
3.药厂定向战略性资源输出。药厂需要在资信、账期、促销和返利等方面对选定的商业实行一定的人性化、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拿出足够的诚意,用协议的形式形成契约,解决商业的顾虑和后顾之忧。
4.聚焦商业核心市场定向开发。每个商业都有自己的优势渠道和主要市场,药厂在拿出政策诚意后,商业也要奉献自己的优势市场和渠道,尤其是核心市场,把药企战略性资源优势释放出去,影响市场和客户,形成互应。
5.大型终端特事特办型开发。对框定的核心市场客户要形成落地政策,尤其是大型KA、集中化的乡镇卫生院和门诊、部分医院市场和更小的商业,针对客户情况特事特办,高效开发,实现从结果到成果的转化。
厂商博弈没有胜者,尤其是在危机来袭的时候,“手牵着手、心连着心”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链接>>
如何避免终端退换货
受疫情影响,终端诊所、药店的退货明显高于往年,给不少厂家的业务人员造成了不少困扰。因为在药品销售过程中,没有质量问题一般是不允许退货的。很多厂家销售部门规定,所有退货费用由业务人员承担。药店更是规定:药品是特殊商品,一旦离开柜台,不允许退货。
当前,各大电商平台为了提高流量、培养客户使用习惯,都在线上疯狂促销,给实体药店,特别是没有网上销售渠道的药店销售形成巨大压力。产品在药店不动销,形成老批号,一般情况下,药店要退给医药公司,医药公司要退给厂家。所以非疫情相关产品在第二季度出现“退货潮”不可避免。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医药终端恢复正常销售以后,要抓紧时间提供促销支持,大力度开展动销活动,以疫情的名义感恩消费者为主题,拿出有力度的政策支持,加快库存周转,减少退货,是目前厂商业务人员拜访终端首要面对的问题。
铺货前调研市场
那么,厂商如何有效化解终端退货,减少损失呢?在铺货之前,厂商业务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
目标市场的终端门店有多少家,哪些是A类店,哪些是B类店。确定药店、诊所数量后,计算出预计销售周期和每个店比较合适的铺货量,再压货。而不是为了压货而压货。不然,货压多了,动销出现问题,怎么铺的货再怎么收回去,就麻烦了。
每个终端的铺货量怎么核算?笔者建议,以月销量为单位,结合竞品在这个终端的月销售数量、产品畅销程度,以及目标消费群体的购买习惯进行精准测算。同时,结合动销活动的规划,在动销活动前预测出重点参与活动的诊所、药店的销售数量,提前备货,不能因为断货影响活动效果。
关注销售进度
在销售过程中,及时和客户沟通销售数量,盯好销售进度。终端销售代表日常拜访,不但要关注连锁药店的进销存,还要关注主要门店的库存。业务增长大部分是“盯”出来的。不要指望连锁药店店长会及时报货,销售代表日常巡店,发现货架上的产品陈列不足,就要抓紧时间督促药店从总部或者从商业公司调货。哪些产品不动销,也要及时嘱咐店长、老板重点关注。
这样做可以“一箭双雕”,一来可以督促药店、诊所及时补货,积压品种及时动销。二来可以作为管理、考核终端业务人员的一项工作。基层业务人员的管理和考核,过程管理大于结果管理。纯销导向的考核既能避免业务人员为了多拿奖金一味向终端压货,还可以促成终端的良性销售氛围。每个月都有购进,销量每个月都有提高,终端才能持续夯实。避免终端“三个月不拿货,拿货卖三个月”的活动压货情况。
只要基层业务人员盯好诊所、药店的库存量、产品陈列、销售周转,保证先进先出,做好批号管理,销售代表随时盯好库存,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部分门店出现老批号药品退换货的现象。
公益性终端动销
最后,把精力重点放在终端动销活动。诊所也需要陈列管理,因为每个医生都会习惯性地从货架的某个位置拿药。通过陈列管理,把主推品种放到医生习惯性拿货的地方,销量怎么可能上不去。如果合理铺货,日常做好陈列和理货工作,还出现产品滞销,形成老批号产品退换货,原因只能是动销活动没跟上。
动销活动是面向消费者策划的一系列活动,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宣教和日常促销活动。特别是疫情还未完全结束,终端销售工作中断了一个季度,及时处理库存很重要。很多终端开展口罩营销,患者一次性消费一定数量的指定药品,口罩免费送。既做了公益,又促进了滞销产品的销售,患者也得到了实惠。所以促销活动策划还是要有时效性、公益性。动销活动做得好,终端退货问题就解决了。(郑佩)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