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端工艺验证不断完善的基础上,CGT疗法正在临床与市场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罕见病仍是CGT疗法主阵地,例如诺华脊髓型肌萎缩症疗法Zolgensma在2024年创收12.14亿美元,Sarepta公司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疗法Elevidys亦达8.21亿美元。
然而,CGT疗法商业化并非坦途:辉瑞血友病基因疗法Beqvez虽于2024年获批,却在不到一年内终止商业化;成立于1992年的老牌基因疗法企业蓝鸟生物,虽推出多款基因疗法亦在今年宣布被凯雷与SK Capital收购。在分化加剧下,部分企业正将CGT版图由罕见病延伸至常见病。
在罕见病方向,近日BrainChild Bio公司的CAR-T疗法BCB-276已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治疗儿童DIPG脑瘤;荣泽生物的碱基编辑疗法RZ-g001BE则成为首款获FDA孤儿药认定的长QT综合征体内基因疗法,开启碱基编辑疗法首次在心肌病领域的探索性研究。
常见病探索亦在展开。4月,本导基因宣布,在北京同仁医院于2024年8月28日完成首例给药以及于2024年11月27日完成第2例给药。截至2025年4月,首例患者已随访7个月余,第2例患者已随访4个月余,期间未发生与BD113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今年3月,信念医药旗下膝骨关节炎(KOA)基因治疗药物BBM-A101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IND)获NMPA批准。据悉,BBM-A101注射液利用AAV载体将人源抗炎蛋白基因递送到患者膝关节持续表达。CGT疗法正在从“治孤”走向“解常”,生路尚难,却已现曙光。(本报综合)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