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那么服用减肥药能不能“躺瘦”?本文就来唠唠减重药物的那些事儿。
适合特定人群
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我国目前有五种药物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尚未批准用于治疗遗传性肥胖症的药物。
上述药物有特定的适应症。当个体超重且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并且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减重目标时,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减重药物治疗。
例如,减肥界宠儿“减重版”司美格鲁肽,适合以下两类人群:一是体重指数大于30的肥胖人群;二是体重指数介于27~30,同时具有一种或以上与超重相关合并症的人群,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以及心血管疾病等。体重指数不超标,只是追求“瘦而美”的人群,没法拿到医生处方。
停药可能反弹
使用减重药物,体重会反弹吗?存在这种可能性。根据《指南》,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在2021年开始使用GLP-1 RA作为减重药物的患者中,约2/3的患者在1年内因各种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经济负担、健康保险覆盖范围等)停用GLP-1 RA。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关注了GLP-1 RA停药后的减重效果,结果表明,停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反弹,继续使用药物则有助于体重进一步下降。
此外,肥胖症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法通过药物治疗达到具有临床意义的体重减轻(体重降幅至少5%),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停止药物治疗。
警惕非法添加
一些声称“减肥神药”“一吃就瘦”的减重药物可能非法添加违禁成分,如布噻嗪、西布曲明等。不当服用布噻嗪可能导致大量脱水,长期服用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长期服用西布曲明可能出现口干、失眠、腹泻、心率加快、月经紊乱、四肢抽搐等不良反应,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甚至心肌梗死。
此外,消费者还要注意甄别减肥药和减肥保健食品。药品用于治疗疾病,而保健食品属于食品范畴,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比如减肥茶、减肥果、酵素、代餐、左旋肉碱等。
减肥应长期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适当控制进食、坚持体力劳动和运动锻炼等,才能保持体重并减少反弹,切忌在没有咨询医生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减肥类药物。(数据来源: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事务中心)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