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3月,跨国药企巨头大多避开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收购。这或许表明,动荡的欧美政治环境已导致潜在买家认为,目前大规模交易风险太大。
根据行业媒体BioPharma Dive追踪的交易数据,今年1-3月,巨头宣布了两起预付金额达10亿美元及以上的收购,强生收购专注精神疾病赛道的Intra-Cellular Therapies公司和葛兰素史克收购IDRx公司。相比之下,2024年同期签署了6笔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
这不仅仅是第一季度的情况,几个月来,大型生物科技收购案越来越少。2024年下半年,只有四起符合BioPharma Dive标准的收购案达成,这是近7年来首次没有出现价值超过50亿美元的交易。
今年第一季度,BioPharma Dive追踪的12笔交易中,制药巨头占据5笔:包括强生以146亿美元收购Intra-Cellular公司;葛兰素史克以10亿美元预付款收购IDRx公司;诺华以9.25亿美元收购Anthos Therapeutics公司;以及阿斯利康和百时美施贵宝提出的几项规模较小、以癌症为重点的收购要约。其余交易来自不太活跃的交易者,交易规模在8300万~9.35亿美元。这十几笔交易大多数瞄准癌症资产。
美国政策环境动荡似乎对欧美制药行业收购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摩根士丹利全球并购联席主管Tom Miles表示:“今年的开局比预期要慢。并购本质上是一项长期决策,需要一定的稳定性才能做出。”
相反,Paul Hastings律师事务所并购业务合伙人Andrew Goodman认为,FDA和其他美国卫生机构的裁员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引发更多的并购活动:裁员将“进一步消耗FDA本已有限的资源,并推迟药品及相关产品的审批。”因此,对于因审批延迟而面临资金挑战的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来说,并购可能逐渐成为一种融资解决方案。
(原文网址:https://www.biopharmadive.com/news/pharma-biotech-dealmaking-first-quarter-2025-size/744410/下载日期:2025年4月16日)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