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浙江省舟山市通过引导药店、打通渠道、加强监管等方式,实现低价药专柜在零售药店的全覆盖。质优价廉的药品,获得广大市民的青睐。“低价药”专柜重返零售药店,是市场需求和药店竞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实体药店客流下滑
医院门诊统筹政策落地、医药电商低价竞争,大量截流实体药店客流,加之互联网诊疗平台和诊所削弱药店药事服务的优势,实体药店门可罗雀。舟山推出的“低价药”专柜为实体药店解决“低价引流”与医药电商价格竞争问题提供了参考。
药店经营一般分高中低三个价格带,低价格带药品主要负责引流,以治疗慢病和常见病的普药为主。近年来,在不少药店培训机构的“忽悠”下,很多药店经营者认为,低价药没有利润,以中高价格带和高毛利的品种取代,导致习惯购买低价药的患者转向医药电商和基层医保定点医院。
舟山“低价药”专柜政策落地,政府背书,大大提高了顾客对药店的品牌信任度,满足民生需求,强化了“惠民便民”的社会形象,增强消费者黏性。特别是低价药专柜可吸引中老年等价格敏感群体,带动其他健康产品销售。
薄利多销成为关键
其实,“低价药”专柜并不是舟山药店的“专利”,全国很多药店通过“低价药”专柜增加客流,提升品牌形象,成为头部药店。比如全国头部连锁老百姓大药房就是通过平价药房起家,河南许昌知名药店胖东来医药超市采用“薄利多销”模式,50%以上药品价格低于10元,吸引全国同行前来考察。
笔者认为,真诚是最好的促销手段,而低价药就是药店体现诚意的最好表现方式。以前,低价药总给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印象,但是在“强监管”的行业背景下,没有企业敢以身试法。部分厂家的药品之所以便宜,主要原因是采取大流通模式,“低价药”只是一种销售策略,不代表质量不佳。
综合来看,低价药专柜模式的全国推广需要政策支持、供应链整合及企业参与,未来或将成为医药零售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推动行业向更普惠、高效的民生服务领域发展。
集采品种“三进”协同
从另个层面来看,舟山“低价药”专柜模式,是地方区域性成功实验结果,而国家医保局推动的集采品种“三进”(进零售药店、民营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运动,则是在更广阔的全国范围,向更多样化的终端推进的面向线下实体药店低价引流的重大行为。
2022年起,河南省逐步将集采药品引入零售药店。据《河南日报》报道,首批纳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范围的药店均为省药监部门规定的“六统一”药店。首批进入药店开卖的集采药,是该省参与跨省联盟集中采购的药品,涉及品种83种,既包含抗癌药等小众药,也包含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药等常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范围的医保定点零售连锁药店,悬挂统一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定点销售药店”标牌,集采药品将专区、专柜存放,并在明显位置张贴“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标识,公示各集采药品的集采中标价和本店销售价。
可以说,河南省开展的集采品种“三进”运动,和浙江舟山的“低价药”专柜,在对药店进行低价引流、品牌建设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给药店经营者带来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药店都卖高价格带、高毛利产品,真是一件好事吗?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