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科技巨头追风AI医疗

发布时间:2025-03-24 09:54:37作者:本报记者 张松来源:医药经济报

今年以来,医疗领域参投企业进进出出。继新华医疗在年初以约1.13亿元低价挂牌转让旗下山东新华昌国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55%股权后,复星医药近期也拟以现金1.24亿美元向Calcite Gem转让其持有的和睦家医院、诊所的股权。而硬币的另一面,在抖音获批建设北京爱瑞医院后,华为也组建医疗卫生军团战略级押注AI医疗。医疗行业的复杂性和高标准,决定了进出这座“围城”的企业要权衡利弊,寻找最适合的路径。
社会办医优胜劣汰
据中国医院协会原副秘书长、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主任庄一强介绍,药企拓展医疗业务在10年前达到顶峰,目的是打通上下游,整合产业链,提升竞争力。“然而,受市场环境影响,部分药企的核心制药业务难以保持稳定,供应链上下游不能兼顾,脱手医疗业务顺理成章。”
随着各类资本涌入,社会办医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叠加医院高昂的运营成本,盈利困难、回报率低等问题相继出现。针对此次出售,复星医药在公告中表示,退出小股权医疗资产,有利于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
资深医药投资人赵郑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今年还会出现更多“壮士断腕”。他认为,药企和医疗服务机构在运营模式、管理理念和专业要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药企擅长药品研发和生产,而医院管理需要具备医疗服务质量控制、患者关系维护、医疗资源整合等多方面能力。“这种差异使得药企在跨界管理医院时面临诸多挑战,难以有效兼容和协同发展。”
正如庄一强所强调的:“如果没有AI加持,医疗领域始终处于平台期,仅在2020-2022年略有波动。药企退出医疗业务已成趋势,且正走向终章。”
AI赋能跨越专业壁垒
过去,医疗行业的高专业门槛要求涉足者具备极大的认知成本,但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局面显著改变,抖音、华为跨界便是最好的注脚。
庄一强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某种程度来看,医疗领域这股热闹劲儿与现代技术、AI智慧医疗的发展密切相关。“AI首先在信息技术领域得到应用,其后的发展潜力在生物医学领域尤为显著,有望促进医疗新质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
赵郑认为,AI赋能医疗后,头部企业凭借流量优势、品牌影响力以及雄厚的资本,相对容易跨越专业壁垒。“一些互联网巨头利用大数据资源和算法技术,开发智能医疗诊断系统、健康管理平台等,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这种技术上的突破,能让企业以较低成本进入医疗行业。”
较之其他行业,医疗市场规模大、成长力强。叠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需求增长,以及公众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追求,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未来或有更多科技巨头下场。赵郑表示:“这些企业拥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充足的资金,具备进入医疗行业的条件。AI时代,企业的品牌塑造和管理能力同构迁移,能够快速站稳脚跟。”
庄一强认为,跨界已经不是新鲜词,且已成为主流,未来将是常态。“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其有效变现途径仍不明确。AI本来就是科技巨头的主营业务,进军医疗领域只是在拓宽应用场景。从技术层面来说,科技巨头在寻找垂直领域生长,通过接地气的方式变现。”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