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孟加拉国动物健康产品引关注

发布时间:2025-03-17 11:19:55作者:朱向晗 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年来,孟加拉国的制药业发展显著,涵盖大型的国际集团和小型的区域企业等广泛主体。在进出口领域,孟加拉国的制药企业通过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料药(API)和相关技术,加工生产后再出口到国外许多市场,扩大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专利豁免即将到期

据孟加拉国EBL证券公司202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5年,该国的制药业市场年均增长15.6%,现阶段的商业规模达2750亿孟加拉塔卡(约合22.64亿美元)。前五大制药公司分别是Square、Incepta、Beximco、Opsonin和Renata。
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有药品专利豁免的规定,从1995年生效。该规定下,一些符合条件的国家可以暂缓执行制药领域专利保护,获得TRIPS豁免。孟加拉国的豁免原定在2033年到期(后拟调整为2026年)。在此期间,孟加拉国制药企业可仿制原研药,不需要向原研药企支付专利费用。得益于此,该国仿制药市场份额占该国药品市场的80%。
随着未来豁免到期,行业需逐步调整产品结构。近10年来,孟加拉国致力于实施国内制药公司独立自主发展的战略。因此,其未来的竞争格局备受关注。

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到2030年,预计孟加拉国的50岁以上人口会超过4000万人,占总人口的22.4%,高于目前的17.1%。届时,慢性疾病和对药物的需求将会增加。现代医疗技术越来越有利于患者治疗,对处方药的需求也会增多,都将成为促进制药业增长的主要因素。2024年5月,孟加拉国动物健康公司协会数据显示,该国兽药市场的年销售额约为4000亿孟加拉塔卡(约合32.92亿美元),兽药市场的年增长率超过10%。
孟加拉国的制药产业发展得益于该国的经济增长,2020-2021财年孟加拉国的GDP增长了5.4%,人均收入达到2227美元。与此同时,孟加拉国的制药工业增长了18.6%,远高于经济平均增速。政府公布的2022-2023财年的GDP增速为6.6%,高于世界银行(WB)预计的6.2%的增长预期。此外,叠加国民购买力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预计该国药物需求持续上升。
据孟加拉国《每日星报》报道,截至2019年,孟加拉国只有15家制药企业可以生产41种API,仅Gonoshasthaya公司一家的生产量便占据约60%份额。
API和制剂产品是构成完整的制药业价值链的两个组成部分。当前,孟加拉国的API主要依赖于中国和印度的供应。不过,减少对中国和印度的API的依赖,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为强化API自主供应,孟加拉国还在达卡专区蒙希甘杰(Munshiganj)县建设一个API生产基地,2022年底已开始生产。一旦国产化战略持续落地,有望减少97%的API进口,出口收入预期将从2016年的150万美元增加到2032年的9000万美元。
不过,当前孟加拉国制药业发展挑战仍存:部分制药企业对研发缺乏重视,创新不足、质量标准较低和假劣药较多。

留意动物健康市场

此外,该国的动物健康产品市场也值得关注。孟加拉国统计局于2019年进行的《制造业调查》(SMI)估算显示,该国制药行业的总产值约为2686亿孟加拉塔卡(约合22.11亿美元)。根据国家账户统计的增长率,预计2024财年这一数字将达到约4250亿孟加拉塔卡(约合34.98亿美元)。
这块市场有70%的份额被本土制药企业占据,如Renata、Square、ACI、Acme、Opsonin、Eskayef、Navana、Popular和Incepta等。Renata制药公司在兽药细分市场占据份额靠前,主要产品是饲料添加剂、矿物质、维生素、生物酶和抗生素等。
到2026年,孟加拉国的发展目标是力争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将会带动蛋白质消费的激增。随着养殖牛和家禽的扩大,与动物保健有关的兽药需求相应也会增加。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