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紧跟集采药“三进”政策指挥棒

发布时间:2025-03-17 10:32:24作者:夏文萱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从三医联动的角度,今年有两项涉及药品采购的重要政策值得企业高度关注,分别是从2024年开始发力的集采药“三进”以及2025年全面推进的基层药品用药目录相关政策。
基层药品管理改革,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其政策初心在于:解决基层药品供应难题,提升药品供应品质,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旨在通过创新的手段,构建公平、合理、高效的药品供应体系。

基层有空间

国家层面对集采有明确的规划与目标。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提出2025年医保部门将持续深入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包括国家层面将在上半年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下半年开展第6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并适时启动新批次药品集采。同时将在地方层面开展具备专业特色的全国联盟采购,预计达到20个左右,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高值耗材等,预计2025年国家和联盟组织开展的药品集采品种将达到700个。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的采购活动,主要参与者多为公立医疗机构,等级较高的医院占据主导地位。广泛的重点客户(KA)药店连锁、私营医院以及社区医疗单位,由于诸多复杂因素,参与采购的热情相对较低。但这一市场空间较大。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23年零售药店终端(实体药店+线上终端)销售额占比维持在36.4%的高位。基层医疗机构的市场份额亦不容小觑,占据8.2%的比例。可见,零售药店及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

集采药“三进”

为了完善医药集中采购制度,2024年5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强区域协同 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在完善执行机制,增强集采制度效果方面,提出“各省份要鼓励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参加集采”。
自2023年起,各省已启动集采政策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其中,湖南、山东等地区通过调整和完善基层用药目录,有效扩大药品覆盖范围,提升集中采购的总体效益。2024年8月,《江西省集采药品“三进”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第一批《江西省集采药品“三进”行动药品品种》纳入591个品种1467个产品,规定连锁零售药店门店、综合型/专科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集采药品配备数量原则上不少于50种、50/20种、20种。有的省份在“三进”基础上加入社区服务站,由“三进”变为“四进”。
可见,集采药“三进”政策主要由省级医保局牵头,组织相关零售药店、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参与,其核心宗旨在于强化区域间协作,提高医药集中采购的质量与规模,让更多质优价廉的集采药品进入各级医药采购机构。

“38号文”落实

2024年1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工信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六部门下发《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 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国卫药政发〔2024〕38号,以下简称“38号文”)。
“38号文”指出,“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的药品为重点”“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根据遴选和调整规则统筹确定紧密型医联体(包括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用药目录”。该目录“应当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等情况实行动态调整,调整周期不超过1年。”
同时,“2025年起,乡镇卫生院用药品种与县级医院保持联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持续优化用药品种,以省为单位分类明确县(市、区)域内基层用药采供用报联动管理机制化措施。到2027年,紧密型医联体内药品联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建立”。由此可见,“38号文”用药目录由卫健委主导。从目前相关省份落实进展来看,省级层面负责政策规划、方向引导,具体工作由各地级市具体负责,目录遴选本着为用而采的实际情况,层层上报。

政策相呼应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集采药“三进”与“38号文”最大的差异点,那就是集采药“三进”是由上到下传导,以“推”为主。而“38号文”用药目录的制定则是由下到上累积,以“拉”为主。
具体来看,集采药“三进”策略注重快速实效,通过将集采药品引入基层,让广大患者共享改革成果。这一策略不仅提高了药品可及性,还降低了患者用药成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迅速推动基层药品供应优化。“38号文”用药目录则通过小切口进入,以全链条管理为核心,打造一个从采购、储存、配送、使用到监督的药品管理新体系。每一个环节都追求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效率,同时通过建立用药目录联动机制,力求解决药品供应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中长期挑战

“38号文”用药目录的实施,长远来看,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药品供应问题。然而,这一改革路径的复杂性、长期性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如何确保各环节的高效协同、应对可能出现的管理风险,是改革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相较之下,集采药“三进”策略预计在短期内成效比较突出,但如何确保药品质量和配送效率,是必须面对的考验。此外,如何防止药品供应中的不正当竞争,确保改革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工商企业来说,集采药“三进”考验大准入能力,既要接受国采与省采的降价考验,还要同步考虑院内外不同终端达到最大限度的市场平衡。而“38号文”用药目录考验日常市场开发能力,只有将医共体内尤其是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的市场做实,才能保证进入各级用药目录的渠道基本畅通。

☆☆★小结★☆☆

总体来看,“38号文”用药目录与集采药“三进”策略各有优势,各有侧重。工商企业应当根据基层药品供应情况,灵活运用这两项政策,最大程度地因地制宜,挖掘关键点,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药品供应保障能力,降低市场投入成本,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市场增长的需求。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