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流感患者需求分析

发布时间:2025-02-24 10:51:13作者:范月明来源:医药经济报

【消费场景】
近段时间,来药店购买感冒药的顾客比较多。这天,一位女士进店说:“发烧了,人很难受,估计是流感……”药师春玉进一步了解病情发现,其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出现全身酸痛、没力气、不想吃饭等症状,而且她每次感冒流行都会“中招”。为此,春玉除了推荐对因药物奥司他韦、对症药物布洛芬与中成药外,还引导其关注乳清蛋白粉等营养产品,虽然价格略高,但顾客认可并接受了推荐。
  
这一消费场景背后,是探索并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解释疾病、说明利弊,具体怎么做呢?
 1 化解心理压力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来势汹汹,且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患者感觉更难受,想更快解除“不适”。店员服务顾客时,需要解释流感病毒感染的特点,消除其担忧,正确面对疾病。
 2 应对“急”的需求
一般来说,流感患者会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鼻咽部症状轻而全身症状重。
店员提供服务时,对症处理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有咳嗽症状者可用止咳化痰药,鼻塞者可用滴通鼻炎水等缓解,也可用通气鼻贴。如果发病在48小时内,可以推荐奥司他韦,以降低病毒致病性、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等。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店员的推荐应当因人而宜,充分说明不同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等。老年人抵抗力弱,更易感染流感病毒,且往往同时存在一种甚至多种慢性病,需注意安全、合理用药。
 3 强调“防”的需求
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是变异,且变异方式多样,容易反复感染,特别是抵抗力低下或年老体弱者。因此,店员接待这类顾客时,需要特别强调体质问题。
流感爆发时,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区域,不同人群表现不同。降低自身对病毒的易感性,就要提高防病能力,店员可推荐“防护类+营养补充剂+中药”品类。春玉药师在服务时把产品利益点说明白,顾客身受其苦,自然不想再“苦”一次,这时往往更能打动顾客。
 4 说明“备”的需求
笔者在分析消费心理时发现,部分患者会在流感发生前备药,预防性服用药物或营养产品,这也是有效的应对流感攻略。因此,店员与顾客交流时,可以用“有备无患”的理念满足这类顾客需求。
 5 告知避免“交叉感染”
不少流感患者不去医院,主要原因是病人多,容易加重感染,这也是一大现实考量。店员要告知流感患者,尽量少到人多密集处,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感染机会。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营养、规律作息、避免受凉与过度劳累等内容,是店员提供服务的基础选项,因为这些自我健康管理方式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只是容易被忽视,需要专业的药学服务人员时时提醒,不断重申,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