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药品挂网价格一览表”上线
近日,各地根据“全国药品挂网价格一览表”复核应用要求相继调整挂网价格。在业界看来,随着医保进入信息化与数字化时代,“全国药品挂网价格一览表”已成为重要的价格管理工具,药品价格治理进一步深化,构建完善的价格体系对维护全渠道市场秩序至关重要,而价格体系管控成为关键环节。
各地挂网价一目了然
国家医保局在2025年八大重点工作中提到,将推进挂网药品价格治理,推动形成全国药品挂网价格规则共识。
在今年1月份国家医保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价采中心副主任王小宁曾表示,长期以来,各省集采平台之间相互独立,数据没有互联互通。一些企业利用这种信息壁垒,在不同省份以不同价格挂网,有的价差还很大。随着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的建成,省际间价格信息壁垒已被打破。目前正在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全量汇总展示各地挂网价格信息并对首涨、高涨幅等异常价格行为予以标识,敦促各地持续纠正不合理的挂网高价。
据了解,国家医保局已实施医药产品挂网全国联审通办,企业通过统一信息平台申请挂网,“一次提交、一省核验、全国通享”,实现挂网信息互通互享。为减小区域间价差,2024年组织开展“四同药品”价格治理,价格治理目标已基本实现,总计规范了2.7万余个药品品规的价格。
价格治理更加精准
现阶段,各地正在落地“全国药品挂网价格一览表”复核应用。2月18日,内蒙古发布《关于开展完善挂网药品信息和价格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完善医药采购平台药品挂网信息和开展挂网价格自查,价格存在异常的应通过价格联动的方式集中申报纠正后的价格;山西在核对药品挂网价中,发现部分仿制药在该省挂网价高于同品种参比制剂药品在全国的挂网价,将该部分药品暂时调入备选目录;黑龙江则对该省存在挂网价格高于全国最低价、包装和规格价格倒挂等情况未及时申报动态调整或未调整到位的药品及仿制药挂网价格高于参比制剂价格的药品进行暂停挂网处理,相关企业将价格降至全国最低价后可恢复挂网交易。
有业内人士认为:“‘全国药品挂网价格一览表’已成为价格管理的关键利器,可用于消除各类不合理高价及异常价格情况,如挂网价高于其他省市挂网价的;同企业药品不同规格、包装之间不符合差比价规则的;同通用名药品仿制药挂网价格高于参比制剂的;挂网价格明显高于药店销售价格的;常用药通过更换包装或剂型异常提高价格挂网的;集采未中选药品未按梯度降价要求调整价格等。”
方明药业总经理赵亭表示:“同一种药品在不同省份出现较大价格差异的情况显然不合理。不过,一些产品的最低价原因多元且复杂,部分价格甚至源自20多年前。对于一些因长期维持低价而难以承受经营压力的企业,应给予一定调整空间,可制定合理规则来平衡各方利益。例如,一些企业撤网后改头换面重新挂网,若企业申请撤网,可规定其5年内不得再次挂网。”
构建科学价格体系
在业界看来,药价将趋向一致,但由于不同渠道销售成本千差万别,药企对不同渠道的出货价也会差异化。如公立医院市场执行零差价,药企供货价一般就是出厂价扣除配送费,但零售药店大多以控销模式进货,在挂网价基础上加成一定比例售卖给患者,所以零售药店的价格往往比挂网价高得多。
维护好各区域、各渠道销售价格已成为药企价格管理策略的关键要点。一家化药企业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各地均统一设定挂网价格,构建价格体系需全面权衡多方面因素。”
他认为,首先,要获取合理利润,这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支撑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以及应对市场风险的重要基础。
其次,设置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不可或缺,有利于充分调动招商人员、销售团队市场拓展的积极性。
再者,学术推广在提升产品知名度、树立专业形象、引导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意义重大,所以必须预留相应资源。同时,企业要注重渠道管理,面对零售市场高价情况要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唯有维护好市场,才能增强各方客户对产品的信心,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