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印度强化科学治理药价

发布时间:2025-02-24 10:19:43作者:朱军生 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制药企业的部分药品价格过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1979年,印度颁布了第一部《药品价格管理办法》(DPCO),要求市场以可负担的价格提供基本药物。近年来,部分药企存在过度定价问题,引业内关注。
超额费用收回占比较小
1995年,印度将更多药品定价纳入DPCO管理,监测药品价格成为一项艰巨任务。因此,1997年印度成立了国家药品定价局(NPPA),目的是确定所有受控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并监测这些受控药品和主要非受控药品价格的年度上涨情况。
当DPCO增加更多的药品管控时,NPPA监测和控制药品价格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NPPA在DPCO范围内,努力平衡着广大患者和制药行业之间的合理利益;另一方面,NPPA也在努力确保药品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为印度制药工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然而,印度最新数据显示,由于制药公司的一些药品包括急抢救用药经常过度定价,NPPA似乎始终在疲于应对违反其规定的上限价格管控。NPP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979年-2024年3月,药品价格监督机构报告了共计2499起过度定价事件。当局拟处理的制药企业药品定价过高的不规范案例,很多在2023-2024财年底仍未解决。
按照监管要求,截至2024年3月底,包括利息在内的药品过度定价超额费用达997.45亿卢比(约合11.47亿美元),其中139.83亿卢比(约合1.61亿美元)已收回,857.63亿卢比(约合9.87亿美元)尚未上缴,占比近86%。
解决遗留问题迫在眉睫
NPPA也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上述诉讼情况处理,包括提交给地区相关负责方督办。不少制药公司在印度各地法院提出的案件异议总额高达616.10亿卢比(约合7.09亿美元),约占未办结额度(857.63亿卢比,约合9.87亿美元)的71%。
剩余待处理的情况中,有22.61亿卢比(约合0.26亿美元)的药价超额费用已提交给地区负责人协助收回,有0.55亿卢比(约合63.29万美元)的超额费用与工业和金融重组以及官方清算相关人员有关,仍在处理中。其余218.37亿卢比(约合2.51亿美元)的超额费用仍有待官方落实追回。目前,尚无迹象表明,NPPA何时能够从众多制药公司中完成超额费用的收缴。业界呼吁关注药价的科学规范管理,解决遗留问题迫在眉睫。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管理问题备受关注,药价政策管控的健康运行举足轻重,合理、规范、科学的药价监管理念至关重要。实践证明,药品定价的两个极端皆不可取,一是竞争端自由放任的漫天要价,扰乱了市场竞争的秩序性,二是监管端过度挤压的盲目限价,阻碍了行业发展的积极性。
合理的定价可以尽可能地保证药品研发、生产和经营企业必要的收益,是制药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前提,规范地控制可以尽可能地保证药品公开、公平、公正的合规竞争,是药品市场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的有利基础,科学的管理可以尽可能地保证药价符合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应用规律,是药品市场创新发展的有效“引擎”。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