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药明系”频繁出售海外资产引起市场关注。药明生物将其全资子公司药明海德在爱尔兰的疫苗工厂出售给默沙东,交易金额约5亿美元,预计交易将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药明康德也出售了部分海外资产,包括旗下的细胞与基因治疗CTDMO(合同测试、研发和生产组织)平台药明生基的美国和英国运营公司。如何看待“药明系”的这些交易,将对CXO赛道产生哪些影响?
缩减亏损业务
业内普遍观点认为,药明康德与药明生物转让海外资产或与外部政策变化有关,二者的股价也随之起起伏伏。在笔者看来,国际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虽在,但不是主要原因。
这是因为:第一,个人的决策往往容易受情绪影响,即便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私下谈到自家企业业务时,也时常会有很多情绪面的判断与表达。但企业的决策往往是理性的,越优秀的企业越如是。尤其是涉及企业的重大决策,通常会有详细的分析与方案书,以及不同的决策选项和每个选项的利弊分析。其中,这些利弊主要涉及财务回报,使得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能够理性判断。虽然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被列入“予以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清单,以及潜在的外部风险对“药明系”的业务构成挑战,但没有任何一份分析报告能告诉“药明系”,这些挑战何时会成为现实,以及达到何种程度。药明康德超过60%的生意都来自美国市场,为了规避潜在的不利影响,药明康德一方面主动积极与美国立法者沟通、加强自身数据合规管理等,一方面加强在欧洲、亚洲地区的业务布局。如果没有明确的财务损失信号,对药明康德来说,最明智的决策是坚守美国市场。
第二,细胞基因疗法属于创新药研发较前沿的领域,药明康德出售相关业务也是该领域市场发展遇到瓶颈的影响。以CAR-T疗法为例,目前全球获批的疗法数量仅40余个,市场空间有限,同时,仅国内提供CAR-T疗法CDMO的企业就不少于10家。有限的市场无法支撑药明康德细胞基因疗法平台的良性增长,数据显示,2021-2023年,药明康德相关板块收入分别为10.26亿元、13.08亿元、13.1亿元,而利润却分别为-0.21亿元、-0.87亿元以及-1.3亿元。放弃或缩减不盈利业务是一家商业公司很理性的选择,事实上,在出售美国和英国的两个平台之前,药明康德就已经关闭了位于上海临港的相关生产基地。
踩准机会点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CXO板块实现营收670.58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107.56亿元,同比下降36%,主要是受全球创新药行业需求尚未恢复以及竞争加剧导致的服务订单价格下降的影响。如果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整个CXO产业,随着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逐步回暖,为“挖金矿者”提供“铲子”的CXO也将迎来新的需求。
首先,2024年1-10月,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交易额约为257.97亿美元,同比改善10%。如果单看2024年10月,实现投融资34.65亿美元,同比改善90%,一定程度显示了回暖正在加速,这将有助于CXO行业的复苏。同时,随着美联储2025年持续降息,药企的资金压力缓解,能够释放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与收购,将有利CXO行业向好发展。
其次,《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等支持方案持续落地,将加速为CXO企业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如在并购政策的推动下,Biotech企业加速整合,出清落后产能,BigPharma企业通过并购摆脱增长困局,释放剩余产能,有利于有实力的CXO企业在市场中处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最后,多肽药物等细分领域需求持续旺盛给CXO产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随着GLP-1等传统糖尿病治疗药物成为“减肥明星”,其背后的多肽药物研发需求井喷。在该领域早有布局的药明康德获益于此,2024年前三季度,其聚焦多肽药物等研发的TIDES平台业务收入达35.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1%。
当然,关注机会的同时也要对潜在的风险保持足够警惕,CXO企业当利用一切机会加速创新转型的步伐。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