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与伤口直接接触的产品,医用敷料的性能对于伤口愈合至关重要。此类产品应具备良好的细胞/组织相容性,且不会引起伤口炎症及其他不良反应。其次,医用敷料应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湿功能,可以吸收伤口渗液,保持皮肤的透气性及抗菌性。
过去十年,多种新型伤口敷料产品问世,共同特点是通过“可穿戴生物传感器”(包括比色传感器,荧光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等)及蓝牙无线传输技术,使医生能随时掌握患者伤口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变化情况与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关系如伤口温度、尿酸水平、葡萄糖水平、pH值、活性氧(ROS)水平等。新一代伤口敷料属于智能型伤口敷料产品,目前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亮点1: 追踪愈合情况及促进皮肤再生
此类新产品由两层材料组成,上层采用柔性聚酰亚胺制成基材,上面集成了“硅温度传感器”,电源控制线路和数据处理电路等。下层系由壳聚糖/胶原蛋白加工而成的复合基质材料(该材料具有抑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电路的蛇形布局和上层的柔性聚酰亚胺基赋予生物传感器抗机械变形的灵活性。这种智能型伤口敷料的“创口贴”式的设计能确保其与伤口的保型性接触。
亮点2: 自动连续监测伤口温度
近年来,有国外厂商研制出一款新型智能绷带产品,具有实时监测伤口温度,预警伤口细菌感染情况,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功能。
据研制者介绍,该产品新颖之处在于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将银墨水印刷在聚二异丙基丙烯酸材料的表面,从而起到连续感知伤口温度功能。
亮点3: 导电水凝胶实现实时监测
水凝胶作为一种伤口敷料已有三十多年的应用历史。最近,有海外厂商开发出一种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导电水凝胶敷料新产品。据介绍,该产品系以“两性离子水凝胶”为基质材料,属于“热葡萄糖敏感皮肤传感器系统”,它能正确区分温度,适用于实时监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皮肤溃疡伤口的感染、肿胀及血糖值等情况。
亮点4: 生物因子赋能按需治疗
大量科学研究结果证实,生物因子等可以显著促进伤口愈合。按伤口发展情况将上述生物因子药物等按实际需要动态地输送至伤口(创面),可促进新皮的生长并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最近,有厂商陆续开发出多种具有上述作用的智能伤口敷料产品,包括脯氨酸/抗菌肽水凝胶、二甲双胍水凝胶、妥布霉素水凝胶、“血管生长因子”/壳聚糖水凝胶、光热剂水凝胶等。其中能够响应内源性伤口环境(包括pH值、温度、葡萄糖、细菌和酶水平等)变化而释放出活性药物的伤口敷料已逐步走向市场。
亮点5: 一体化伤口敷料已成现实
由于可穿戴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先进药物输送技术的完善,能监测生物标志物,感知伤口愈合过程的生理性指标以及能根据伤口发展情况提供精准治疗的一体化伤口敷料已问世。
例如,有厂商新推出的一体化智能伤口敷料为双层式结构,上层为以聚酰亚胺柔性电子设备,包含温度传感器,四个微型紫外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和蓝牙无线传输模块等;下层为“紫外线响应的”抗菌水凝胶(所含药物为庆大霉素)。该系统能实时监测和无线传输伤口部位的温度数据,并通过原位紫外线诱导抗生素的释放,从而杀死定居在伤口部位的细菌菌落等。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