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国产ADC尽显锋芒

发布时间:2025-01-13 15:19:00作者:杨泽康来源:医药经济报

信达生物的DLL3 ADC管线IBI3009打响了国产创新药2025年“出海”的第一枪。1月2日,信达生物发布公告与罗氏达成合作,以“80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达10亿美元开发及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中双位数的梯度销售提成”对价将IBI3009全球独家权益授予罗氏。
DLL3是全球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瘤的热门药物开发靶点,催生了大量的重磅BD及并购交易。作为刚进入临床的ADC创新分子,信达生物的IBI3009能够顺利“出海”,不仅是罗氏看到了其优异的疗效及安全性潜力,也预示着中国生物技术/制药公司持续活跃的BD交易正日益成为全球投资者认可的新增量。
联用渐成趋势
相关资料显示,IBI3009已在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获得IND(临床试验)批准,并且在2024年12月完成Ⅰ期临床研究首例患者给药。尽管没有更多的公开信息披露,但临床前数据显示,IBI3009在多个肿瘤负荷小鼠模型(尤其在化疗耐药肿瘤类型)中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对于市场投资者而言,更值得揣摩的或许是IBI3009在罗氏手中未来的发展路径。
目前,全球肿瘤业务收入排名TOP10的大药企中,除了罗氏这笔交易,还有4家MNC在重点布局,包括:默沙东(与第一三共合作、收购Harpoon)、诺华(引入传奇DLL3 CAR-T、收购Mariana)、安进(唯一一个商业化DLL3靶向药物、与宜联生物合作)和艾伯维(收购Stemcentrx后遇挫),其余部分MNC通过自家PD-(L)1涉及小细胞肺癌适应症。
从全球研发趋势看,目前在DLL3靶点领先的MNC们正在寻求通过“双抗+ADC”组合,探索对小细胞肺癌更优的治疗方案。如安进于2024年10月与宜联生物达成联用合作,探索Imdelltra(DLL3/CD3双抗)和YL201(B7-H3 ADC)在小细胞肺癌的联合治疗潜力;2024年8月,第一三共与默沙东扩大合作协议,除三款ADC外,新增共同开发DLL3/CD3双抗MK-6070,旨在探索评估与B7-H3 ADC联合疗法在小细胞肺癌等癌症中的作用。
BD大单接踵而来
顺应IO(肿瘤免疫疗法)+ADC的大潮流,未来几年,全球ADC、多抗创新分子的BD或者并购交易将持续井喷,国产创新分子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信达生物DLL3 ADC的授权也极有可能开启BD的连锁反应。这是因为:第一,信达生物围绕小细胞肺癌适应症进行了广泛布局,在潜在DLL3最佳搭档靶点B7H3,布局了IBI334(B7H3/EGFR双抗)、IBI3001(B7H3/EGFR双抗ADC)、IBI129(B7H3 ADC),而DLL3靶点其他管线还有IBI115(DLL3/CD3双抗)。第二,过去不少MNC和Biopharma尝到了购买国产ADC的甜头,BD大单接踵而来,典型例子如GSK陆续引进翰森靶向B7H3、B7H4 ADC管线,BioNtech持续引进映恩的ADC管线。随着信达生物IBI3009的早期临床数据陆续兑现,预计其将收获罗氏的深度BD绑定,罗氏大概率也会继续围绕DLL3这个靶点开启“买买买”模式。
从另一个角度看,信达生物IBI3009与罗氏的“联姻”,亦是信达生物创新ADC技术平台的初步验证。信达生物ADC板块的“工具包”十分丰富,一方面,其此前公开了ADC技术平台分子的设计思路:偶联方式为糖基定点偶联(引进自Synaffix),毒素采用exatecan(TOPOI抑制剂),DAR值为4;另一方面,公司还构建了新一代自研ADC平台。两个技术特点不同的平台产出的代表性分子,均在已有的早期临床数据中证明了自己具备十足的潜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