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创新药在医保目录中的占比有所提升,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中,不乏“全国首个”“全球首个”类创新药。据介绍,今年新增的91个药品中,有38个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无论是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在谈判阶段,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超过了90%,较总体成功率高16%。西南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本次国谈强调创新支持,“真创新”药物经济价值有望体现。同时,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正在谋划探索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引导商保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械。
未来,创新药投资把握三个逻辑:一是把握临床数据读出和商业化准入关键节点;二是关注商业化成绩单;三是国际化和License-out。
从疾病领域看需求
1995-2020年,美国药物支出最多的疾病领域从心血管、疼痛管理、抗细菌感染等糖尿病、自免疾病和肿瘤转变。
未来5年,肿瘤药物市场仍为增长最强劲的药物市场。根据IQVIA预测,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有望于2027年增长至3770亿美元,2023-2027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13%~16%,市场规模及未来5年增长潜力居首。根据EvaluatePharma预测,未来5年,肿瘤药物市场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单抗、小分子抑制剂和ADC等多款重磅药物。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病领域药物则以结构性增长为主。上述领域目前市场规模庞大,但预计未来几年增速将有所放缓。根据IQVIA预测,上述药物市场规模在2023-2027年的复合增速分别为3%~6%、1%~4%。
减重领域、脂质代谢类药物市场增速较快。根据IQVIA预测,除肿瘤外,未来5年全球增长最快的药物市场为减重领域,预计2027年该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0亿美元,2023-2027年复合增速为10%~13%。脂质代谢类疾病2023-2027年复合增速为5%~8%。
而从近十几年PDB样本医院同通用名品种的销售额来看,我国院内用药呈现治疗领域变迁和用药升级两大变化趋势。2012年,院内前20大品种主要聚焦于心血管、辅助用药、抗感染、抗肿瘤-化疗药、质子泵抑制剂等领域。而到2023年,院内前20大品种主要聚焦于抗肿瘤-靶向药、抗感染-高端抗生素和麻醉药等领域。
优质创新稳预期
2024年,多个国产创新药大品种核心适应症临床数据读出,康方生物AK112/科伦博泰SKB264分别于WCLC/ASCO会议发布肺癌适应症的出色临床数据,市场对相应管线的价值预期发生变化,从而推动股价上涨。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国产新药获批上市销售,部分创新药商业化能力获得验证,迎来放量。2023年,卡度尼利单抗/伏美替尼在中国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3.6亿/19.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超过140%/150%,上述药品在2024年上半年分别实现销售收入7.1亿/15.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6%/100%。“出海”品种方面,泽布替尼/西达基奥仑赛2023年全球销售收入12.9亿/5亿美元,同比增长129%/276%,上述药品在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收入18.2亿/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7%/84.2%。商业化验证后的创新药企业将获得更广泛市场资金的青睐。展望2025年,2023-2024年新获批/新纳入医保品种的商业化成绩值得关注。
此外,今年国产新药授权“出海”屡获佳绩,二代IO、减肥药、自免TCE、ADC、新机制、新适应症等热点频出。如礼新医药-默沙东就PD-1/VEGF双抗达成5.9亿美元首付款重磅交易,随着依沃西单抗HARMONi-2研究读出数据,PD-1/VEGF双抗成为率先验证的二代IO药物,礼新医药-默沙东随即达成重磅交易。全球IO巨头默沙东的入局,一方面彰显这一靶点的深厚价值,另一方面也对未来该二代IO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上半年交易规模最大的BD为恒瑞医药GLP-1产品组合授权“出海”,交易总额高达60亿美元,买方Hercules是一家新公司,恒瑞将取得Hercules 19.9%的股权,探索“出海”新模式。
(摘编自西南证券)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