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作为北非地区的重要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仅次于南非的非洲第二大医药市场。阿政府已将医药行业作为推动该国经济多元化的重要领域之一,2020年机构改革时还成立了负责制药业发展的专责部门。在“出海”浪潮下,阿尔及利亚成为我国医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目标国之一。中国药企投资阿尔及利亚的现状如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成功经验?
医药需求持续增长
近年来,阿尔及利亚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Statista预测,2024-2029年,阿医药市场销售收入年增长率预计将达4.20%,到2029 年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2.36亿美元。
据统计,2023年底阿尔及利亚人口总数达4670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5%, 已出现老龄化趋势。随着人口结构和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当地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逐步升高,增加了对长期用药的需求。
为促进本国制药产业发展,阿政府高度重视对医药市场的监管,于2020年成立了制药工业部(简称MOPI),并下设国家药品管理局(简称ANPP)。自MOPI成立以来,阿尔及利亚对医药监管体系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并陆续发布新规,包括完善药品质量控制标准、优化药品注册程序(如专利药审评时间缩短至5个月,仿制药缩短至3个月)、放宽国际制药公司在当地设立实体和销售产品的限制等。同时,通过建立E-Tasjil电子注册系统,简化产品注册申请流程。此外,阿尔及利亚于2021年6月加入了非洲药品监管和协调计划(AMRH),并与多个邻国签署药品审批、注册和销售等合作协议,推动在阿注册的制药企业向北非、西非等其他非洲地区出口医药产品。
吸引外资当地设厂
阿尔及利亚现有国营和私营药企约200家,其中一半以上为药品生产企业,约70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产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特点。阿北部地区汇聚了知名跨国制药企业,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在当地市场占主导地位,主要生产疫苗、心血管药物及其他仿制药等。除美国辉瑞、英国葛兰素史克、丹麦诺和诺德等企业外,约旦Hikma、沙特Jamjoom Pharma等中东企业也在当地布局。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阿本土制药商具备不容小觑的药物研发和生产能力,在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中亦表现不俗。
药品长期依赖进口是阿政府迫切寻求改变的局面。为解决本地制药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能力难以满足国内需求的问题,政府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包括吸引外资来阿设厂,免费提供生产用地,提供集中采购、税收优惠等,旨在鼓励本土化生产,降低进口依赖度。
据阿制药工业部统计,近年来当地药品进口额呈显著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20亿美元预计降至2024年底的10亿美元,五年内降幅达50%。在进口份额逐年降低的同时,本地生产的药物种类和数量逐步提升。目前在阿获批上市的4500多种药品中,纳入本地生产链的药物超过3400种,至2024年底本地化生产率有望达到80%。
中阿医药合作成果丰硕
1.西药原料出口居首
两国医药贸易额从2014年的1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2.9亿美元,十年内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率达12.4%(见图1)。2024年1-10月,中阿医药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总额达2.7亿美元,同比增加16.7%。
从进出口结构上看,双边贸易仍以出口为主导,占比九成以上。从产品类别来看,西药和医疗器械为中国对阿出口的主要产品。其中,西药原料出口居首,约0.82亿美元,占对阿医药出口总额的30%。其次为医院诊断与治疗产品和西成药,出口额分别为0.79亿美元和0.27亿美元(见图2)。随着国内医药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生物化学药等产品陆续在阿上市,出口增速达55%,成为推动双边医药贸易增长的新增长点。
2.项目合作活跃
阿尔及利亚是中国医药企业“出海”北非地区的热门国家之一。当前,中国企业正加快布局当地医药市场的步伐,投融资、技术转移等合作呈现活跃态势。
例如,甘李药业与阿本土制药企业Biocare Biotech携手,合作开展对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预填充笔等产品的本土化灌装生产,并于2024年7月在当地药监部门注册获批。
此外,东阳光就胰岛素产品本地化生产与阿医药企业Beker Laboratoires建立合作关系,并于2024年下旬披露获得来自阿方约2亿元人民币的合同订单。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期间,楚天科技与阿头部医药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涉及大宗医药生产装备采购、共建销售与服务中心等,中国医药装备企业也在向阿进行布局合作。
3.援助合作基础坚实
自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遣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中阿医疗援助合作从未中断。在过去60多年里,中国先后向阿派遣27批医疗队、超3500人次医护人员,累计诊治患者超2700万人次。
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中国对阿医疗援助形式更加丰富,除派遣医疗队外,还通过药品和医疗设备供应、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援外医疗教育培训、专业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提升当地整体公共卫生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提前做足功课
1.深入了解监管准入政策
在阿上市的药械产品必须在ANPP注册获批。尽管近年来阿政府在优化和完善药监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审批流程较复杂、知识产权保护乏力、药品价格控制严格、法规政策不完善等问题。
企业开拓当地市场需要充分了解该国医药监管系统、机构职责和运行机制,熟悉产品市场准入相关政策法规,包括药械产品的注册流程、审批流程、所需的申报资料等。提前做足“功课”,包括通过药监部门网站等官方途径,以及专业咨询机构等渠道获取相关政策信息,持续关注监管政策最新变化和动态等,为合规顺利进入当地市场打下基础。
2.选择可靠的当地合作伙伴
企业在选择投融资、技术转移、代理分销等合作模式时,筛选出合适的本土合作伙伴并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对于规避相关风险至关重要。可靠的合作方在当地拥有广泛的合作资源,特别体现在与阿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与关系处理上,能够帮助缺少本土化经验的中国药企快速打开当地市场。有意开拓阿医药市场的企业,须对潜在合作伙伴做好全面考察,包括财务状况、商业信誉、团队人员稳定性等,确保对方具备足够实力推动合作项目顺利进行。
3.搭建专业化人才团队
阿作为多民族、多语言的北非国家,阿拉伯语和法语是其广泛使用的语言。因此,企业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具有医药知识背景、掌握多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长期来看,随着业务在当地的拓展和深入,企业还需考虑建立本土化工作团队,尤其是对本土管理层的选拔和任用,这些举措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助力企业更好立足并深耕当地市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