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链接未来 共创生态

发布时间:2024-12-25 15:40:43作者:杨雨来源:医药经济报

第七届浦江医药健康产融创新发展峰会在沪举行

12月20日,由上实集团指导,上海医药、上海生物医药基金与上海前沿联合举办的第七届浦江医药健康产融创新发展峰会(简称“浦江峰会”)在上海前沿隆重举行。本届浦江峰会吸引了近300人线下参会,超过1万人在线上观看了会议直播。
本届浦江峰会以“链接未来”为主题,结合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与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共同探讨了医药行业的未来。峰会旨在推动构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产业新生态,从资本、技术、人才、体系积累等方面实现产业的深度链接,与行业领袖、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共同探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全链条发展的未来,共谋产业创新发展的大计。
上实集团总裁张芊表示,上实集团以上海医药为产业核心平台,以上实生物医药基金群作为重要支撑,正大力构建“金融 科技 产业”的协同发展模式。
上海医药董事长杨秋华表示,上海医药希望搭建开放平台,打造创新生态环境,让产业各方在平台上交流合作,共同发挥智慧,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峰会由上海医药副总裁赵勇主持。本次峰会还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和机构的关心和支持。上海市药监局局长徐徕,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孙瑜,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中心主任刘小龙,以及上海市卫健委、市科委、上海市生物技术研究院的代表,还有多年来支持浦江峰会的战略合作单位、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合作伙伴单位的领导出席了峰会。

聚焦前沿科技与临床研究转化


鲁白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
产业创新存在同质化竞争、原创缺乏、基础研究投入及转化不足等问题,可以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及临床队列研究等模式创新推动新药研发。


王兴鹏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
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成立近20年来,持续推动市级医院从传统就医模式向创新驱动转变,构建创新临床研究体系。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临床创新与产业成果转化。


张翱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院长、上海医药中央研究院院长
上药与交大产教融合模式整合了高校科研资源和企业的产业化能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进程,为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合作模式和机制。


舒易来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教授
临床研究转化的成功经验在于要紧密结合临床需求,注重技术创新和研究的系统性,以及积极开展临床试验验证。

合力赋能产业创新


沈波  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总裁
上海医药作为产业资源丰富的集团型企业,将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从产业技术、开放创新、市场流通三方面发力,实现合作共赢。


王嵘  礼来副总裁、礼来中国创新合作中心(LCIP)负责人
LCIP秉持双重驱动策略开展外部创新合作,既重视传统的BD合作和企业并购,还通过股权投资,为早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季序我  普瑞基准创始人
当前创新药产业链需向源头创新迈进,转化医学能力提升至关重要,而全球数据驱动的转化医学浪潮兴起,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健全医保体系支撑产业创新转化


胡善联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创新药具有高风险高回报、全球性获利的特点,定价应重视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以价值为基础的定价原则。


谢诗桐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实现多方共赢,要从有效、安全、创新、公平、经济五个维度对创新药做评估决策。

协同发展 投资未来


郭秋杉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金总裁/合伙人
当前生物医药行业资本环境面临挑战,但交易结构正朝多元化、健康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早期资产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魏明扬  上海医药战略发展部总经理、业务发展部(BD)总经理
上药BD合作覆盖多阶段,早期研发合作推动项目进展,临床阶段合作促成成果转化,商业化投资拓展合作模式。期待与更多产业伙伴达成合作,协同发展。


李晓东  上海前沿总经理
上海前沿通过打破传统壁垒,促进“产、学、研、医、资”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企业及投资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