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医保局发函明确,坚决反对虚开发票形成非法利益链条和“一药双价”“带金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求各省对同通用名其他厂牌类似药品价格虚高的,合理下调挂网价格。在业界看来,医保部门持续加大医药价格风险处置力度,价格虚高、高开高返等问题将进一步得到治理,医药价格进一步规范透明。
合理下调虚高价格
虚开发票一直是医药行业整治的重点。据了解,部分地区曝光一些药品存在两套价格,即“底价”和“开票价”。药企先把药品按“开票价”销售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销售给医疗机构,交易完成后药企再把“开票价”与“底价”之间的差价返还给经销商,导致部分药品价格源头虚高。
此次曝光经由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在2022年和2024年查处的两起“一药双价”案情。其中,2022年破获的“7·22”特大虚开发票案,涉案金额高达60亿元,涉及多省区1756个空壳公司、1168个医疗企业的犯罪线索。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保局要及时跟进落实处置结果,坚决举一反三,对同通用名其他厂牌类似药品价格虚高的,督促相关企业规范价格行为,合理下调挂网价格,促进患者购药价格更多与医药生产企业实际价格相协同,重点关注经销商或代理商刻意做高价格用于不当营销行为。
一位代理商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执行‘两票制’之前,允许底价操作,以代理销售为主的企业按照底价开票,全额与底价之间差额比较大。大企业大多以自营形式销售,都是全额高开。其实,洗票企业还是占极少数,但也有的企业把高开返款当成盈利方式。还有企业高开后,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将费用返还到商业代理的手上。”
为减少开票次数,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两票制”于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至今。在业界看来,“两票制”实施后,虚开发票或转为更为隐蔽的形式。
据了解,为了解决虚开发票的问题,各项措施也在陆续落地。11月底,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化学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的通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剂、头孢噻肟/舒巴坦注射剂、水解蛋白口服散剂等独家和竞争不充分药品被该省纳入集采清单。同时,随着集采扩面,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一票制”进程加速落地。
健全全链条合规管理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药品价格治理已步入深水区。2023年8月以来,国家医保局启动实施挂网药品价格治理,先后推动“四同”药品价格治理、注射剂“三同”药品价格治理、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短缺药品价格治理等。
深化医药价格改革治理亦是2025年医保工作的重点之一,将推进挂网药品价格治理,推动形成全国药品挂网价格规则共识,全面建立定点药店医保药品量价比较指数。
在北京京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孔标看来:“‘带金销售’是最大的合规风险和难点,需要从整个国家层面建立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合规体系。在合规体系搭建上,建议将健全完善法律体系、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等纳入顶层设计。目前部分品种已纳入集采,其他药品也需继续规范阳光采购行为,让企业有序参与竞争。此外,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相关方也要思考和铸造内部的合规管理体系。”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