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氟桂利嗪老药焕新机

发布时间:2024-12-04 11:04:15作者:朱军生来源:医药经济报

  盐酸氟桂利嗪(Flunarizine)胶囊是比利时杨森(现已被强生合并)制药公司研发的一种防治偏头痛药物。1968年盐酸氟桂利嗪在欧洲上市,国内由西安杨森引入地产化,国产批文已有51个,临床应用已近60年。
多指南推荐一线用药
盐酸氟桂利嗪是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属于神经系统抗眩晕药物,临床主要用于典型(有先兆)或非典型(无先兆)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以及由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的眩晕的对症治疗;也可用于脑动脉缺血性疾病、周围血管病和癫痫的辅助治疗。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属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甲类品种(2023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物品种(2018版),是《欧洲神经病学联盟(EFNS)偏头痛药物治疗指南》(2007版)推荐的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A级药物,是《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2016版)推荐的偏头痛防治一线用药,是《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2018版)推荐的防治前庭性偏头痛一线药物,是《癫痫共患偏头痛诊断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推荐的癫痫共患偏头痛预防性治疗A级药物。
国内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主要生产企业是山东方明药业,其于2020年12月首家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该药品2022年也纳入了国家第七批集采,方明等4家药企中标,国产过评药已成为保障临床用药的主力军。
破解抗癌药耐药难题
吉非替尼(Gefitinib)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KI),临床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然而,耐药性严重制约了吉非替尼的临床疗效。
据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可通过提高染色质特定区域组蛋白乙酰化水平,调控细胞凋亡及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稳定性。
为提高吉非替尼的抗耐药性,香港中文大学的Kenneth K.W.和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的James Chung-Hang Chow等研究人员调查了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非肿瘤药物“老药新用”的可能。
研究使用了模拟再利用(in silico repurposing)工具DRUGSURV,筛选出一些候选药物,并测试其HDAC抑制作用。该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2023年9月《美国药理学与转化科学》(ACS Pharmacology & Translational Science)期刊。
其中,氟桂利嗪被选为对具有不同吉非替尼耐药机制(EGFR T790M、KRAS G12S、MET扩增或PTEN缺失)的NSCLC细胞系进行详细研究。
在对EGFR TKI(如厄洛替尼)耐药患者的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DX)体内模型研究中,氟桂利嗪还被进一步证明了可拮抗吉非替尼的耐药性。
研究发现,氟桂利嗪是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提高细胞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在评估NSCLC细胞系中携带EGFR T790M突变的H1975细胞时,氟桂利嗪克服吉非替尼耐药性的效果较为显著。吉非替尼-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可诱导凋亡蛋白Bim,减少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淋巴瘤-2(Bcl-2),有效避免了吉非替尼耐药。
同时,氟桂利嗪对Bim的诱导,也增加了组蛋白乙酰化,以及增强了转录因子E2F1与Bim基因启动子的相互作用。
另外,研究还发现,氟桂利嗪可上调E-钙粘蛋白,下调波形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更重要的是,氟桂利嗪亦被证明可显著增强吉非替尼在体内EGFR TKI耐药的PDX中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研究结果建议,临床转化联合应用氟桂利嗪,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吉非替尼耐药性。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