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FDA拒绝将Intercept公司的Ocaliva(奥贝胆酸)转化为完全批准,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此前,该药被欧盟委员会撤销了有条件上市许可。11月中旬,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其回肠胆汁酸转运蛋白(IBAT)抑制剂Linerixibat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胆汁淤积性瘙痒的Ⅲ期试验成功,显示改善患者瘙痒症状,且安全性良好。该药有望成为首个专治PBC瘙痒的全球疗法。
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正常情况下,胆汁通过胆管进入肠道,然后被再吸收并循环回肝脏。然而,在PBC中,胆管的炎症和损伤阻碍了胆汁酸的正常流动,导致胆汁酸在血液中积累,进而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胆管的炎症和损伤又是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胆管上皮细胞引起的。
因此,有效地减少胆汁淤积、降低胆汁酸毒性、进行免疫调节、抗纤维化这四个方向,成为PBC新药研发的主要方向。
现有药物二次创新
PBC药物中,熊去氧胆酸(UDCA)最早上市。其诞生于上个世纪末,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线治疗PBC药物。它是天然存在的亲水性胆汁酸,既可以通过增加亲水性与疏水性胆汁酸的比例来刺激胆汁流动,也可以通过上调胆汁酸转运和减少胆汁酸合成来增强肝细胞适应性。但是,大约有40%的患者不能耐受,市场呼吁更多新药。
通过激活受体抑制胆汁酸合成方面,法尼醇X受体(FX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靶点的研究较为成熟,临床研究最多。
通过抑制转运蛋白,减少胆汁酸吸收的路径中,对回肠胆汁酸转运蛋白(IBAT)、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蛋白(ASBT)两种蛋白的研究,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FXR激动剂:在研药物最多
FXR主要在肝脏和小肠中表达,参与调节胆汁酸的合成、转运和代谢。当FXR被激活时,一方面可以抑制胆汁酸的合成,并促进胆汁酸的排泄;另一方面,某些免疫细胞的活性也会被抑制,减少对自身胆管细胞的错误攻击,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据药融云数据库,全球范围内的FXR靶向药物,目前仅有Ocaliva一款药物获批上市,上市距现在已有八年。虽然它被称为PBC领域二十年来的唯一新药,但是其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以至于眼下不得不面对被退市的风险。FDA在说明书中加入了黑框警告,强调了该药物在中度和重度肝损害患者中的使用风险。
2024年6月22日,FDA咨询委员会成员高票数认为,“尽管Ocaliva在治疗PBC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能验证的临床获益使得FDA无法给予其完全批准的地位”。2024年9月3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委员会在重新评估了该药的获益风险概况后,决定取消其2016年的有条件许可。
目前,Ocaliva原研在中国尚无申报,复旦张江、正大天晴、杭州民生、成都康弘、华润三九、成都倍特、四川科伦等已递交Ocaliva仿制药的上市申请,并获得CDE受理。
不同于仿制药,也有一些药物正在做的是通过改造Ocaliva的结构,以增强疗效和减少因脱靶导致的不良事件,正大天晴的TQA3526在此方向进展最快,其单药/联合UDCA治疗在PBC患者中的Ⅱa期试验正在招募中;凯思凯迪的CS0159也已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目前也处于临床Ⅱ期试验。
歌礼制药的ASC42本来也处于第一梯队,然而在今年4月,歌礼宣布不再继续开展ASC42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试验。原因是基于12周Ⅱ期研究(NCT05190523)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与目前处于开发和注册阶段的新型PBC候选药物相比,ASC42未显示出竞争优势。
其他如轩竹生物的XZP-5610、雅创医药的HPG1860、苏州泽璟的ZG-5266、诺华Tropifexor都有PBC适应症的试验申报,尚处在临床早期。
PPAR激动剂:应用前景广阔
PPAR有3种亚型,分别是PPARα、PPARβ/δ和PPARγ。PPARα主要在肝脏、肌肉中发挥作用,调节脂肪酸的氧化和脂肪代谢;PPARγ在脂肪组织中发挥作用,有参与炎症调节和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等功能;PPARβ/δ更为普遍存在。
吉利德的Livdelzi(seladelpar)与益普生的Iqirvo(elafibranor)在今年下半年均已获得FDA加速审批。Livdelzi仅作用于PPARδ,通过激活PPARδ,下调合成胆汁酸的关键酶CYP7A1来减少胆汁酸。在瘙痒与关键标志物ALP(碱性磷酸酶,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的降低方面,该药物效果明显。
Iqirvo要激活的是PPARα和δ,也是通过激活特定的受体来调节身体内的脂肪代谢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胆汁流动。
目前,Livdelzi的30天用量费用为12606美元,Iqirvo的费用为11500美元。
另一种新型PPARα/γ激动剂saroglitazar也在新药研发行列中,在PBC治疗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积极的治疗效果,但当前临床试验较少。
IBAT抑制剂:积极推进
除了直接针对PBC的治疗药物,一些药企也把目光放在治疗PBC相关胆汁淤积性瘙痒上。
IBAT是一种在PBC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抑制这种蛋白,可以阻断小肠中胆汁酸的吸收,从而缓解瘙痒症状。11月19日,GSK宣布,其口服小分子IBAT抑制剂linerixibat,在Ⅲ期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的顶线结果。
Mirum公司正在开发的选择性ASBT小分子抑制剂volixibat,可以使更多的胆汁酸随粪便排出,防止过量胆汁酸积累,控制与胆汁淤积性肝病相关的极度瘙痒。目前也已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更多创新机制待成长
今年4月Nature报道,南方医科大学确定了CD8+T细胞在胆道病变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由此发现通过靶向PD-1的CAR-T细胞去除肝脏CD8+Trm细胞,可改善自身免疫性胆管炎,已在小鼠身上看到了效果。
干细胞通过其免疫调节作用来缓解PBC的炎症反应,在PBC治疗领域,研究者们尝试应用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等,不断进行探索,但尚未成为标准化的临床治疗方法。
抗纤维化方面,有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连接蛋白(JCAD)在PBC患者肝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抑制JCAD表达或活性,可能会减缓肝纤维化进展。按照该思路,JCAD可作为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并为开发针对PBC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由Calliditas公司开发的setanaxib,是一种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1(NOX1)抑制剂。NOX1/4是产生活性氧的酶,这些酶通过导致氧化应激、炎症和组织重塑,在纤维化疾病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Calliditas公司于今年5月被日本旭化成以11亿美元收购,Setanaxib的Ⅱb期临床试验在今年7月达到了主要终点。
★★★ 小结 ★★★
总的来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PBC患病率的上升,PBC领域的研发动态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未来几年内,随着更多新药的上市和细分赛道的拓展,PBC患者的治疗选择将更加丰富多样。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