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差异化支持有价值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4-11-13 11:35:30作者:吴妮 李昀来源:医药经济报

今年医保谈判的特点之一,在于谈判品种较少,前期评审时的过评率较低。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121个品种谈判成功;而今年,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外药品249种,最终参加谈判或竞价的只有117种。
一名医保研究者说道:“国谈现在主要是医保资金池子有限。降幅和通过率也都降低了不少。”根据医保局在谈判开始前发布的一系列文件,本次国谈以“加快创新药的临床应用”为重点,将主要关注创新“护城河”高的产品,对于普通品种的药物较往年而言筛选更严格。
正如业内流传,今年医保局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升级支持创新药。
国家医保局已经建立起一套在流程上科学、系统的医保准入程序,包括准备阶段、申报阶段、专家评审、谈判/竞价与结果公布,其中专家评审是实现“价值定价”的核心,包含综合评审与药品价格测算两大关键价值评估环节。
从去年开始,医保部门在药物评审中新引入了药品分类方法,基于临床价值分为突破性疗法、改良型新药、药效相当、不及性药物4种。不及性药物指的是那些疗效不显著优于现有药物,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没有明显改善的药物,这类药品在医保评审中不被视为优先考虑的对象。
医保局格外强调对创新药的鼓励,但对于创新药的分类和出价,药企或许会有不同意见。
这一偏差体现在医保局对参照药品的选择上,比如用一代药作为二代药的参照,用不同适应症的同类药作为参照。药企如果不满意参照药品的选择,可以进行申诉,但有说服力的理由不应该只是技术的迭代,而是真正的临床价值。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