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集采“三进”多方共赢

发布时间:2024-10-28 16:38:37作者:刘彬来源:医药经济报

集采品种进药店、进村卫生室、进民营医院,最后的赢家究竟是谁?
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先后组织开展了九批十轮国家带量采购,同时指导各省(市)聚焦痛点,分类推进组织开展了多批次的省(际)带量采购。近五年来,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新阶段。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方式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购药负担。
但无论是国采还是省采,参与采购的主体大部分是公立医院,尤其是等级医院居多,大量的KA连锁(药店)、民营医院、社区,出于种种原因,参与热情并不高。

辐射集采效应

米内网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占比仍然高达29.3%,基层医疗终端的市场份额也占据了9.4%的份额。新形势下,如何拓展带量采购的辐射效应?最大化地让更多患者从集采中获益?
2019年11月29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正式印发《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在总结提炼地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集中采购的方向,明确了“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改革路径。这份文件,特别强调了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兼顾效率与公平”。
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强区域协同 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鼓励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参加集采。
2023年开始,全国陆续有省级单位开展集采进基层活动,比如湖南、山东,调整和完善进基层药品目录,进一步扩大药品范围、放大集采效应。
进入2024年,江西让人耳目一新。8月23日,《江西省集采药品“三进”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并发布第一批《江西省集采药品“三进”行动药品品种》《江西省集采药品“三进”行动推荐配备药品品种》。据有关方面统计,第一批“三进”药品共有591个品种1467个产品,涵盖了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类、全身用抗感染类、皮肤病等常见病和慢性病的集采中选药品。9月26日,江西发布全省集采药品“三进”行动落地实施单位名单(第二批)。据官方报道,江西全省目前现有4605家单位(零售药店2503家、民营医疗机构35家、村卫生室2067家)配备和销售集采药品。

准入资格激励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进一步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增强可及性”。针对这一点,江西版“三进”尤其令人关注,即直接将进基层的触点对准村卫生室这一最后的站点,2067家村卫生室的布局就说明了这一点。
除了在品种选择、监督管理层面颇具特色外,更重要的是,江西在医保定点准入、职工医保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医保定点、“双通道”药品医保定点、减免质量保证金、预付医保资金、医保信用评级、绩效考核分级管理等方面予以激励。
以医保定点准入为例,2021年1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在“定点零售药店的确定”方面明确规定“统筹地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公众健康需求、管理服务需要、医疗保障基金收支、参保人员用药需求等确定本统筹地区定点零售药店的资源配置。”从这项规定可以看到,统筹地区医保局对零售药店申请医保定点放开并不是采取放任态度,“中国医疗保障”公众号刊文指出,“针对零售药店申请医保定点必须做好事前准备,以统筹地区参保群众购药需求为导向,考量统筹地区参保数量及零售药店分布、基金分配等情况先行规划,制定并持续优化评估标准及办法,严格把关定点申请”。
而像职工医保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医保定点、“双通道”药品医保定点这些目前的热门准入资格均是众多基层医疗机构、药店、民营医院正在竭力争取的,尤其是随着职工个账改革+国谈常态化,相关“红利”释放将会越来越多。
笔者理解,无论是集采“三进”,还是各地推进的集采进基层,都不单纯是向集采要“红利”,从兼顾市场公平公正、促进医药产业良性发展的角度,相关工作正在逐渐实现医保、公立(民营)医疗机构、工业、商业、零售、患者多元主体参与,实现决策统一,同时努力实现全生命周期药品价格体系规范和市场化背景下各方高效服务的统一。
无疑,集采“三进”或集采进基层,最终的赢家是工商零医患,实现多方共赢。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