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FDA四季度新药审批前瞻

发布时间:2024-10-23 15:09:46作者:许关煜 李敏华 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今年第四季度,FDA的审批任务相当繁忙。

11月底,该机构预计将就是否批准BridgeBio公司的acoramidi做出决定,这可能会开启业内争论的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最优疗法的新阶段。该机构还将在今年最后一季度对阿斯利康(AZ)、福泰制药、百时美施贵宝(BMS)和PTC公司的重要项目作出裁决。

BridgeBio公司:罕见心肌病挑战者 

生物技术公司很少能从乏善可陈的第三阶段试验结果中获得转机。但BridgeBio公司的acoramidis在ATTR-CM相关试验中做到了这一点。

辉瑞的Vyndamax是该疾病目前唯一可用的疗法,于2019年5月3日获FDA批准上市,2023年销售额已达33.21亿美元。BridgeBio公司的acoramidis被认为能阻止与该疾病有关的蛋白质错误折叠。相关数据表明,它比Vyndamax更有效,被不少业内人士看好。

但2021年,该药未达Ⅲ期试验的主要终点,安慰剂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优于acoramidis组。所幸2023年,同项试验公布第30个月的研究结果,证明了acoramidis具临床获益。

FDA预计将于11月29日前做出相关决定,acoramidis能否进入这一市场,发挥更优疗效,业内拭目以待。      

AZ/第一三共:肺癌用药艰难闯关

AZ和第一三共合作研发的乳腺癌药物Enhertu已取得了突破性成功。如今,两家药企强强联手研发的肺癌药物dato-dxd有望在12月20日拿到进场门票。

与Enhertu一样,dato-dxd也是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有望取代化疗,但后者的研发过程一波三折。

两家公司最初打算将该药用于所有非小细胞肺癌表达其靶向蛋白TROP2的患者,但该药未能显著延长对应患者生存期。

AZ和第一三共现在的目标瞄准了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但投资银行Stifel分析师Eric Le Berrigaud指出,该药生存研究结果是否利于审批存疑,可能预示着FDA推迟决断和召开咨询委员会会议。

福泰制药:囊性纤维化固优势

自2012年以来,福泰有4款囊性纤维化药物在美国批准,在小众赛道建立稳固的“护城河”。随着业内对该疾病认知加深,药物也在不断迭代,竞争者频出。

针对新形势,福泰推出名为“vanza triple”的三联疗法,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其囊性纤维化特许经营权。FDA做出决定的最后期限是2025年1月2日,该机构有时会提前发布决定。

相关试验结果显示,vanza triple在囊性纤维化研究中常用的肺功能指标上“不亚于”福泰目前最畅销的三联疗法Trikafta。它还被证明在汗液氯化物的次要测量方面优于该药,汗液氯化物与疾病患者中突变的蛋白质的功能有关。vanza triple每天给药一次,比每天给药2次的Trikafta更为便利。

此外,由于它仅含两种较新的化合物,公司将支付比Trikafta较低的特许权使用费率。

PTC公司:基因疗法苦于盈利

PTC公司正在开发一款针对罕见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AADC(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的基因疗法Upstaza。此为代谢异常疾病,患者身体多巴胺与血清素缺乏,导致严重的发育迟缓、眼动危象以及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2022年5月,欧洲药品管理局建议批准Upstaza,欧盟委员会于当年晚些时候正式核准通过。

但在美国,监管过程花费了较长时间,FDA与PTC公司反复讨论,旨在证明临床和商业化药品可比性的数据,可能会在今年11月13日之前得到最终答案。

若成功获批,PTC公司能否松一口气还得打个问号。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在欧洲,PTC公司还没有从Upstaza获得可观的收入。

BMS:新版本“O药”续命

自十年前BMS癌症免疫疗法Opdivo(O药)首次获准以来,BMS已取得数百亿美元的收入。但这一收入可能会在几年内枯竭,2028年该药在美国一项关键专利将到期。BMS保护利润的一种方式是将新版Opdivo推向市场,FDA预计在12月29日之前对Opdivo皮下注射制剂作出裁决。

Opdivo皮下注射剂是BMS和药物输送行家Halozyme公司合作的产物。现有版本Opdivo通过持续30分钟静脉注射给药,新版本可提升给药便利性。

根据联邦数据库,默沙东的Keytruda新配方目前处于后期测试阶段,初步研究结果可能很快就会出来。BMS则已经证明其皮下Opdivo在统计学上不亚于已上市版本。批准将使新版本可用于Opdivo所有原已被批准治疗的肿瘤。

保持Opdivo的收入是BMS近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司最畅销的血液稀释剂Eliquis将在2026年失去市场排他性,并面临医疗保险的定价压力。

英矽智能:人工智能药研盼突破

英矽智能是一家临床阶段生成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发现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了其ISM001-055 Ⅱa期临床试验的积极初步结果。

这种全新类型的小分子靶向TNIK(Traf2-和Nck相互作用激酶),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该研究达到了安全性主要终点和疗效次要终点,显示出强制肺活量(FVC)的剂量依赖性应答。FVC是IPF患者肺功能的关键指标。

这项积极的Ⅱa期结果代表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发现的概念验证成功,并为IPF患者新的治疗选择提供了希望。

在美国的平行Ⅱa期试验正积极招募患者。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