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4 16:11:37作者:王中健 高志强 徐珊来源:医药经济报
神经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引导下,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微创手段。相较于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神经介入技术能直接到达脑血管病变部位并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靶向性强、疗效显著、恢复快的特点,其对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发展至今已经步入创新优化阶段。
据沙利文估算,2023年中国神经介入治疗手术量超28万台,以机械取栓术和颅内动脉瘤介人治疗术居多。中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约为80亿元,通路类、缺血类、出血类耗材的占比约为2:3:5。
现状:集采加速竞争格局演变
我国神经介入器械起步较晚,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美敦力、史塞克、强生、MicroVention等跨国医疗集团位列第一竞争梯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产品管线丰富、研发能力强、产品性能好、临床教育充分,在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抽吸导管、取栓支架等核心品类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国内企业发展迅速,涌现了微创医疗、赛诺医疗、沛嘉医疗、心玮医疗等领军企业,这些企业持续突破创新,使得产品性能得到极大提升、术后随访证据良好。国产弹簧圈、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等品类与进口产品已无显著性能差异,微创医疗全球首创的WILLIS颅内覆膜支架系统也已上市。
集采的推进加速了竞争格局的演变,为神经介入器械的国产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截至2023年底,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弹簧圈产品共有45款,其中国产17款、进口28款。弹簧圈技术成熟、竞争较为充分,是迄今唯一经历过超大规模集采的神经介入耗材品种。自2021年底以来,河北、江苏、福建、吉林牵头的21省(区、市)联盟和广东陆续开展弹簧圈集采,经过多轮降价,弹簧圈均价从13000元降至4000元左右。
集采广泛覆盖弹簧圈后,继续向更多的神经介入器械品类扩围。微导管、导引导管、神经介入支撑辅助导管等通路类耗材,球囊扩张导管、颅内取栓支架、栓塞保护器等缺血类耗材,以及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颅内覆膜支架、辅助弹簧圈支架等出血类耗材,也被纳入集采行列。无论是国产批文较多的弹簧圈、微导管,还是被纳入创新医疗器械范畴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都已被纳入集采范围。
随着各个领域大量企业的涌人,临床用量较大、单价较高的品类开启集采已成为必然。外资企业的主流产品性能好、客户基础好,主动降价的意愿较低,但2022年大量国产神经介入器械的集中上市,对进口品牌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随着集中带量采购的持续推进,进口产品的溢价空间也被逐渐压缩。
对国内企业而言,集采虽然加速了国产化进程,但具有相对成熟的产品依然是实现进口替代的前提条件,在产品品类尚未大规模开展集采前,只有抓住窗口期,跑进行业前列,才能在集采规则之下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趋势:市场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需求将持续增长,临床证据的持续积累有助于提升介入治疗的推荐等级,各地脑卒中中心建设也会扩大救治地图、提升救治效率,神经介入器械的需求量必然会增加。在神经介入耗材被集采广泛覆盖的预期之下,患者的支付能力将变相提升,神经介入器械会快速放量,但因为产品单价降低,市场销售规模的增长可能会放缓。
同时,在集采背景下,创新产品获取行业红利的时间越来越短,少数企业瓜分大部分国内市场,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在注册证已较多的细分赛道,参加集采和“出海”,可能是后来者破局的更优选择。
脑卒中筛查产品的推出和基层筛查的推进,能有效提升脑血管疾病检出率,降低脑卒中发生率,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流程可能会前移,以预防脑卒中为主,ICAD、UIA相关治疗产品或将受益。同时,随着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县域医疗市场将成为日益重要的增量市场。神经介入机器人等便捷、有效、可远程操控、缩短医生学习曲线的创新器械将在县域市场迎来发展机遇,有助于神经介入耗材放量。此外,由于脑血管是到达脑内各处最好的自然腔隙,未来神经介入可能将不再局限于诊疗脑血管相关疾病,或将与脑科学结合,推动支架等形态的产品成为内部电极,分析接收的信号或刺激运动区,让瘫痪人群的上下肢运动,进而成为重要的脑机接口之一。
总之,在各类创新技术的协同发展之下,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迸发出巨大的潜能。
(本文出自《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24)》,经删节编辑)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