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6 11:26:56作者:朱向晗 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印度维达临床研究(Veeda Clinical Research)CRO公司首席执行官Mahesh Bhalgat发表对印度CDMO出海格局分析。其认为,国际形势变动可能会改变印度CDMO领域的竞争规则,印度相关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需要进行大量投资。
巩固原有阵地
相关数据显示,印度拥有除美国以外FDA批准数量最多的药品生产基地,包括成药制剂(FDF)和原料药(API)工厂,在过去五年获得了超过30%的美国FDA市场授权。
2023年前10个月,印度药企及其全资子公司获得了FDA近44%的药品审批,截至2023年11月,印度有748家生产工厂获得FDA认证。此外,还向FDA提交了5637份Ⅱ型原料药(DMF)申请备案,继续巩固了其在API领域的地位。
在欧洲,印度制药公司已获得2371份适用性证书(CEP),并根据欧盟良好生产质量规范认证了348个工厂,这些认证确保符合了欧洲药品市场所需的高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此外,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监管局(MHRA)已向1943家印度制药公司授予了市场授权,而约2050家制药公司也获得了埃塞俄比亚药品管理(DACA)的质量认可。
展望未来,印度制药业旨在到2030年将目前的药品市场规模从500亿美元翻一番,达到1200亿~1300亿美元。该战略包括利用好印度在仿制药方面的专业能力,同时将业务扩展到生物类似药、基因疗法和特殊类药物。
鼓励创新和引导投资对于促进印度制药业发展举足轻重,在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等政府举措的支持下,预计API将会发挥更多的增长贡献,未来10年有望推动增加100亿美元的药品出口额。
亚洲竞争激烈
业界认为,国际形势变化会带动Divis Labs、Syngene、Piramal Pharma、Suven和Laurus等印度CDMO生物技术公司业务进一步发展。
莫都咨询(Mordor Intelligence)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生物药的合同制造业务规模估计约225.2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446.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4.67%。
在CRO细分市场方面,印度医药局报告称,该市场生物药销售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0.75%,到2030年将达25亿美元。
虽然增速喜人,但业内人士指出,印度制药企业需要清醒认识到,美国本土CDMO和CRO以及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其他地区存在激烈竞争,谋求进一步市场拓展并非易事。
Bhalgat建议,印度参与者需要提高药物研发项目的交付速度和效率。Veeda CRO公司正在采取一种确保生产能力有效性的方法,以支持其客户进行安全评估和毒理学研究。对于早期生物药计划,公司正在开发减少生物分子分析表征包所需时间的技术。中型CRO公司需体现操作灵活性,提升吸引力,同时也应尽可能保证高端的质量标准和科学的技术审核。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制药业发展增速虽快,研发产品质量标准执行的严谨度有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初至2023年末,印度药企共收到FDA的9封警告信。今年7月,印度大型仿制药企太阳制药因其在印度的一家工厂多次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而收到FDA的警告信。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