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5 11:46:14作者:朱国广 郑川川来源:医药经济报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创新药企业整体业绩向好趋势明显,加之一系列创新药鼓励政策陆续落地,核心Biotech公司盈利能力已有同比改善,商业化能力也有所突破,包括自建营销团队、委托销售、合作销售等多元化模式,实现了商业模式的部分验证。
伴随国产创新药潜力大品种上市放量,对比海外大药企的大单品销售放量情况,预计多家药企将在2024-2026年实现盈利。而“出海”授权和重磅创新将是最大的投资催化剂。
支付能力更强
近年来,创新药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截至2024年H1,共有7款中国创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2019)、传奇生物的西达基奥仑赛(2022)、冠昊生物的本维莫德(2022)、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2023)、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2023)、亿帆生物的艾贝格司亭α(2023)以及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2024)。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4723亿美元,预计2026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17667亿美元和20694亿美元。其中,中国医药市场仅次于美国医药市场,位居全球第二,在2023年达到2315亿美元,预计2026年、2030年将分别增长至2911亿美元和3732亿美元。
此外,部分海外发达国家展现出更高的创新药物市场支付能力,从而为创新药的研发带来更高的回报。以在美国上市的创新药为例,泽布替尼、本维莫德、特瑞普利单抗和快隆替尼等药物定价通常高于中国本土市场。这也意味着,“走出去”的中国创新药企能够展现产品的竞争力、自身的研发实力以及商业化能力,进而实现公司估值的提升。并且凭借广阔的海外市场带来巨大需求,助力本土药企获得更大的商业回报。
“盈利难”有改善
2024年一季度,核心Biotech公司(百济神州、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等)实现总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165%,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146%。研发费用率达39%,销售费用率达24%。
小型Biotech公司(亚盛医药、乐普生物、宜明昂科等)实现总营收6亿元,同比下降1%,归母净利润-3亿元,亏损收窄9%。研发费用率达69%,销售费用率达48%。
核心仿创结合药企(恒瑞医药、石药集团、复星医药等)实现总营收578亿元,同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1%。研发费用率达8%,销售费用率达23%。
仿制药企(悦康药业、千红制药、苑东生物等)实现总营收232亿元,同比下降3%,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3%。研发费用率达5%,销售费用率达22%。
对于Biotech或Biopharma企业来说,亏损在商业化早期阶段实属常态。随着收入的增长,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也会相应增长,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亏损额度的扩大。通常Biotech的盈利周期为5-10年,甚至更长。不过,从2024年的中报数据来看,Biotech“盈利难”现状已有所改变。
扭亏节点预期
根据Wind预测净利润平均值显示,随着国产创新药陆续获批上市并放量销售,2024-2026年许多上市创新药企业能够实现报表端的显著减亏或扭亏为盈。其中,有依靠产品自身的商业化来实现盈利的艾力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也有尚无商业化产品上市的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等依靠对外BD合作的收入拉动营收亏损减少,同时也有大单品造血和BD“吸金”这两种模式共振实现盈利的和黄医药、亚盛医药等。多元化盈利模式大大提高了创新药企扭亏为盈的可能性,也加强了创新药资产的确定性。
相较于老牌Pharma,新锐Biotech商业化能力有待发展。部分Biotech公司率先实现商业化进展的突破,目前主要的商业模式分三种:
1.自建营销团队:对企业整体实力要求较高,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运营能力,包括销售团队搭建和产品学术推广等。目前,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药企是国内新兴药企商业化比较成规模的代表,两家企业销售团队规模在3000人以上,上市产品组合不断丰富,泽布替尼成为国内首个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
2.委托销售:选择CSO(医药合同销售组织)进行产品销售、开拓市场,企业自身则继续专注于研发。
3.合作销售:新兴药企也会寻求与大公司合作,开发产品管线,逐步建立自身的销售团队或者与大公司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如康宁杰瑞开发出全球首个皮下注射PD-L1(恩沃利单抗),该药最初由康宁杰瑞开发,2016年起与思路迪医药合作开发(主要是临床开发)。2020年,康宁杰瑞、思路迪医药、先声药业三方达成战略合作,康宁杰瑞作为原研方负责生产和质量,思路迪医药负责肿瘤领域临床开发,先声药业负责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推广,大家专注于各自优势领域、合作共赢。又如和黄药业与武田达成合作,依托武田在治疗消化道疾病方面的专业能力和较为完整的全球商业化布局,呋喹替尼成功“出海”美国,产品销量快速提升。
(摘编自东吴证券报告)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