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构建知产国际话语体系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4-09-25 11:37:09作者:黄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副主任)来源:医药经济报

当前,知识产权国际格局加速演进,新兴国家知识产权诉求空前强烈。我国医药产业的跨境合作如何尽快实现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转变,掌握更多话语权,在新兴技术领域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传播本国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在行业掀起广泛讨论。

知识产权是符合先进生产力质态的重要内容,在激励全面创新、促进产业转型、优化营商环境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构建知识产权的国际话语体系,既需要优化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也需要深化国际合作,服务开放创新,并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

夯实开放基础

去年以来,我国医药跨境授权许可交易活跃,涉及材料转移、技术许可选择权、技术授权许可、合作开发、结合股权投资的许可、许可回转、合资企业设立以及结构化交易等多种模式。与此同时,全球创新药行业机遇多样与竞争激烈并存。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2023年,全球专利药的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3.3%,销售额从8877亿美元扩大至10103亿美元,预计2026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2312亿美元和14694亿美元。

商业领域的基本原则是资源整合、风险分散、优势互补和需求满足。我国是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作为国际贸易的标配,知识产权是重要内容。在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方面,我国进行了重要部署和诸多探索。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技术贸易管理和促进体系,打造创新资源对接平台,拓展国际技术合作网络,促进知识产权国际化运营,对研发中心技术跨境转移给予便利化安排”“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等,为我国药械企业跨境合作以及全球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有助于促进相关领域知识产权的国际化运营。相信未来我国药械企业将会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共同塑造一个开放性更强、协作更紧密、运行更高效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生态体系。

加强风险防控

药械产业是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的重要主体,也为构建中国知识产权话语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我国药械企业如何在国际话语体系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强的掌控力?

一是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优化知识产权战略。以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投资研发,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优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国际注册和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以支持全球市场拓展,并确保技术成果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国际技术合作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医疗技术展览、研讨会和论坛,寻求合作机会,共同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利用国家支持的服务贸易中介组织和境外贸易促进网络,积极与境外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创新资源对接平台,开展临床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动技术交流和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格局的共商、共建、共享。

三是建立国际化运营团队,培养和招募具有国际视野、经验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构建能够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运营团队,熟悉并利用国际知识产权法律、贸易协定和双边合作协议,为企业的跨境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运营提供法律支持。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和政策动向,及时调整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把握国际合作的机遇。

四是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合规和风险管理。为跨境合作项目和知识产权运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确保在跨境合作中的商业行为符合国内外法律法规和规章,并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和风险防控。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