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4 15:21:17作者:逄增志来源:医药经济报
此前,华润三九斥资62亿元入主中药民企天士力的消息,在业内引起热议。近日,天士力发布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2亿元,同比下降0.46%;归属净利润6.62亿元,同比下降6.33%。净利下滑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高于上年同期。
随着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华润三九,通过华润三九在管理、营销及政策资源等方面的加持,天士力将多维度快速提升自身竞争力。而国资整合中药产业也渐入佳境。
明星单品有望出海
天士力是一块质地上好、但有待精雕细琢的“璞玉”,拥有国内第1个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大单品复方丹参滴丸以及养血清脑颗粒(丸)、芪参益气滴丸、注射用益气复脉等市占率领先的品牌中药产品,在生物药、化学药领域亦拥有众多特色产品。
近10年来,除2022年净利润出现亏损外,均实现10亿元以上盈利。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71亿元,同比增长505.34%;医药工业收入74.21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中药收入59.71亿元,占比达80.46%,核心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全年销售1.41亿盒,同比增长9.89%。
说华润三九是“白马骑士”并不为过:一方面,给天士力带来央企身份加持,通过与华润系医药资产资源整合与合作,在战略、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协同效应,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带来资金与实力双重赋能,缓解天士力在业务扩展和产品研发方面的资金压力,提升其业务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投资者关注的复方丹参滴丸“出海”,在耗时20多年、耗资1.46亿元推进无果后,或将迎来曙光。
强化中药产业链
华润三九半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41.06亿元,同比增长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98亿元,同比增长27.77%。华润入主天士力后,将重塑我国中药行业格局,提升我国中药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截至8月30日,华润三九及其控股的昆药集团加上天士力,三家A股中药公司总市值合计约898.44亿元,紧随云南白药之后;加上华润旗下的东阿阿胶、江中药业,整个华润系中药板块总市值高达1352.02亿元,超过中药市值“一哥”片仔癀。
近年来,在国家鼓励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推动下,以“央企+国资”主导的中药行业并购加速推进,产业资源整合等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为国资并购中药资产提供了有力支持。2019年,华润医药通过增资方式拿下江中集团51%的股权,成为江中药业的间接控股股东;2022年,华润三九以29.02亿元现金收购昆药集团28%股权,成为昆药集团的控股股东。加上这次控股天士力,华润已实际控制8家上市药企,其中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江中药业、昆药集团、天士力均为中药龙头企业。另一央企巨头“国药系”也在中药领域持续发力,国药集团旗下7家医药上市公司中,中国中药、太极集团属于中药板块。今年,两大央企均表态将继续通过并购整合强化中药产业链,其中华润医药在2023年年报中强调,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坚持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并重”。
品种及渠道优势明显
除央企加速资源整合与布局外,地方国资在中药领域也动作频频。2020年至今,浙江、山西、甘肃、郑州、青岛等地方国资纷纷出手,将康恩贝、佐力药业、广誉远、太龙药业、康美药业、佛慈制药、天目药业等中药企业纳入麾下,一时间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中药资源整合潮。
从申万医药行业及二级子行业国资控股情况来看,医药行业共有国资控股公司79家,其中中药行业占比近三分之一,仅次于医药商业,位于医药二级子行业第二名。从国资控股的中药上市公司看,这些中药企业多集中于品牌中药和OTC企业,具备核心大品种及渠道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据统计,目前A股市值排名前10的中药上市企业中,排名前6位的片仔癀、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同仁堂、白云山、东阿阿胶以及排名第9的康美药业均由央企或地方国资控股,加上市值排名第10的天士力被华润系收购,中药上市企业市值前10强中已有8家被国资控股。
国资入主已成为中药企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为这些传统企业带去更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推动其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预计未来将持续这一趋势,并购整合的标的也将转向区域知名与特色中药企业。
★★★ 小结 ★★★
目前,国资已成中药行业的深度参与者,对行业发展是一大利好。
首先,国有资本在资源整合、资金支持、产品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具备优势,还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尤其是战略创新、规范管理、合规经营等方面是不少中药民企所欠缺的。老字号中药企业广誉远在国资入主后快速完成蝶变就是典型。数据显示,2019-2021年广誉远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连降3年,山西国资委2021年取得广誉远控股权后,进一步明确了“全产业链打造高品质中药”战略,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市场渠道、规范价值体系、推进数智化转型等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质量。
广誉远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同比上涨13.56%;实现归母净利润9007.86万元,成功扭亏为盈,较上年增长3.40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978.51万元,较上年增长3.48亿元;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960.31万元,同比上涨13.75%,实现“三连涨”。
其次,有助于增强政策稳定性,提高全行业的业绩预期。对上市公司来说,业绩与预期同样重要,而医药行业向来有政策市之说。近年来有着良好业绩表现的中药板块指数走势不断经历调整,与进入产业的资本属性有一定关系。国资重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重高质量发展与协调发展,重生态建设与投资回报,这是各路PE/VC、民营等资本所不可比拟的,可以说将成为中药行业的“定海神针”。
当前,针对中药民企并购补强全产业链,锚定中药加快资源整合与布局渐入佳境,其深远影响或许要在5~10年后,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呈现另一番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才能体会到。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