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1 15:26:44作者:秦禾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这是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新的部署后,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次正式宣布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
突破传统观念
三明市自2012年以来的医改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既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又实现了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为全国医改探索了宝贵经验,但最重要的是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打破原有利益格局,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深入改革。
比如药品采购方面,开创性地推行带量采购、联合限价采购等措施,打破了药品居高不下的价格坚冰,有效降低药价,真正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在医保支付方式方面,推出了按病种或病组付费等改革,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抑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三明医改还尝试改变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医院薪酬制度。通过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医生年薪制和医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推动医疗机构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保持宏观认识
此次新闻发布会无疑是对三明改革的充分肯定,更指明了今后医改的方向。作为“三医”改革的对象之一,医药行业应该保持宏观上的高度认识。
首先,充分认识医药改革的关键作用。医药改革是启动“三医”改革的突破口和枢纽。这不仅仅是因为医药领域已经市场化,改革难度低,见效快,更重要的是,医药领域左手连着医疗、右手牵着医保。若没有通过医药改革把药价降下来,就不可能有杜绝“以药补医”和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医疗改革,更不可能有医保改革的腾挪空间和底气。从这个角度来看,医改初期广泛形成的“医改即药改”彰显了医药作为改革先行者的历史使命。
其次,改革是大势所趋。全国及省级联盟的带量采购常态化,平均50%的降价幅度大大遏制了药品临床推广的灰色空间。企业必须改变过去的销售模式,加速向社会友好型企业转型。
再次,企业要适应新形势,积极寻找新机会。医保改革对有准备的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会。DRG\DIP等支付方式将促使医生更合理地使用药品,且影响更为深远,将让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和有高性价比的企业获得更大的优势和收益。再如仿制药品大幅降价,在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同时,也为增加创新药在临床的使用留出了“腾笼换鸟”的空间。
创新顺势而为
展望未来,医药分开是三医改革的一个明确趋势,医药市场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过去的经营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虽然这项改革目前尚处于市场探索阶段,过程可能比较漫长,但作为医药分开量变阶段的医疗单位处方流转已经悄然开始,承接处方流转的各种销售终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门诊统筹药房、院内社会药房、院外DTP药房等等,就看谁能接得住这泼天的流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在记者招待会上郑重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动深化医改更符合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使命。同时,加强对各地医改工作的指导和评估,确保医改政策落地见效。
一切迹象表明,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是今后深化医改的重要方向和举措。方向既定,未来已来,新政策带来新模式,新模式激发新思路,新思路带来新机会。躬身入局者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迎变创新、顺势而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