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抵制过度熏硫 饮片中看更要中用

发布时间:2024-09-11 15:01:53作者:周星星来源:医药经济报

当前中药材市场有“三难卖”:一是熏硫药材难卖;二是有效成分含量不够的药材难卖;三是假冒伪劣药材难卖。对于后两者很好理解,那么熏硫药材为何也被纳入“黑名单”,本文结合实际进行探讨。

熏硫是一种自古传承的干燥方法,其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度熏硫和用工业硫磺熏蒸。

熏硫方法简单、实用、有效,被许多国家应用于水果干类、蜜饯凉果、干制蔬菜、经表面处理的鲜食用菌和藻类、粉丝粉条、食糖的加工。

同样,中药材在生产加工时,一些品种因没有完全干燥而变质,有的在收获时遇到阴雨天气而大量腐烂,故在产地采收后种植户就利用熏硫干燥,利于保存。同时,硫磺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能漂白和阻止某些变色的化学反应发生,使饮片色泽明艳;二氧化硫能杀死饮片上多数细菌、害虫和虫卵,与药材饮片上的水结合生成的酸不仅可抑制细菌的生长,还对植物组织有软化作用,使细胞膜透水性增加。关键是熏硫对设备、环境等要求不严格,且“物美价廉”。

中药材品种众多,种类繁杂,专业人士对所有中药材品种都难以全面认知,何况是普通消费者。外观、颜色成为很多消费者选购中药材的评判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越是“漂亮”的中药材销路越好。熏硫也就屡禁不止。

但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全身性毒物,对人体的各种系统、器官、组织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且具有多种毒性。

有些不良商家甚至用工业用硫磺为饮片进行熏蒸,工业用硫磺含有较多的铅、汞等重金属杂质,可能造成砷、汞等重金属的残留,严重威胁用药者的身体健康。因而我们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抵制过度熏硫和工业硫磺熏蒸中药应为行业所共同倡导。

随着中药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发展,国家药典委员会在不断提升药品标准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中药材及饮片中具有潜在风险的残留物质的控制。针对部分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硫磺熏蒸的情况,自2003年起,国家药典委员会按照有关部署,对中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方法和限量进行立项研究。

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开始收载了相应的检测方法。之后,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相关规定,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相关研究单位的两千余批样品检测和监测数据,经多次研究,专家委员会起草制订了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中药材及饮片(矿物来源的中药材除外,下同)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150mg/kg,山药、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10种中药材及其饮片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400mg/k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