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4 17:01:13作者:刘晓威来源:医药经济报
8月3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等要求。
其中,在健康消费板块,《意见》特别提到要“强化零售药店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对零售药店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对此,零售药店如何借势发展?可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服务消费增量
促进消费是近几年国家政策的重要引导方向之一,原因主要是中国的GDP构成中消费占比偏低。Wind、泽平宏观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7.0%,日本、美国、英国、韩国分别为55.6%、68.8%、61.9%和48.1%。可见通过促进消费拉动GDP增长方面,国内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而医药健康市场一直是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难预见,我国医药健康消费市场还会进一步扩容。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优质医药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市场容量扩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围绕中老年人的系列医药保健类产品消费将持续增长。
我国零售药店数量已经超过60万家,在这样的覆盖水平上,强化并提升“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于零售药店经营和社会效益,都有很大的价值。此外,在提供这类高价值健康服务方面,零售药店具有医药电商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也是值得长期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专业能力
当然,零售药店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不小的挑战。长期以来,零售药店对医保政策的依赖度还比较高,从本次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带来的影响就可管窥一二。同时因为医保依赖度高,药店的市场化程度不足,关注短期盈利,容易忽略消费者体验。
药店亟需提升专业的服务能力,最主要的措施无疑是引进人才,尤其是专业药学、营养学人才,完善人才体系,培养专业人才,让其成为核心骨干。同时,调整运营机制,从原来的产品销售导向转型为专业服务导向。事实上,很多零售药店不缺专业人才,缺的是能发挥专业人才作用的合理的运营机制。
指明转型方向
“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侧重预防保健的服务消费可实现三方共赢,在预防保健方面进行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期疾病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病痛折磨,减少对医院医疗资源的消耗,缓解医保财政的支出压力,零售药店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很长一段时间里,零售药店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受药品经营资质限制,另一方面受医保资质限制,消费者选择余地不多,但随着医药电商的发展,消费者购物渠道更为多元,线上医保支付试点逐步扩大,给实体药店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如果医药零售行业不能及时转型,未来的经营势必越来越艰难。《意见》的出台,对行业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笔者相信,改变原有的惯性经营理念,拥抱高质量服务消费,必将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