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向上游延伸 寻找高级商业模式

发布时间:2024-09-04 17:00:46作者:王二奎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选举,养天和实控人李能正式成为嘉应制药新任董事长。在产业投资态度较为理性的当下,这一事件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大型连锁药店作为药品零售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逐渐展现出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的趋势,这一调整不仅反映了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也揭示了连锁药店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新的战略意图。

寻找新增长点

药品零售与制造拥有独特的生态位。药品制造企业专注于新药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及质量控制等环节,是产业链的上游。药品零售企业主要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销售以及药学服务等,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直接面向消费者。

此前,药品零售企业为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效率,开始向上游延伸,与药品制造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甚至直接参与药品原料的采购和生产。同时,药品制造企业也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与零售企业的合作,实现供应链的双向整合。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连锁药店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其中,介入制药工业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大型药企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连锁药店介入工业,可以借助其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从而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连锁药店与药品制造企业在资源上各有优势。比如连锁药店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药品制造企业则拥有新药研发、生产等核心技术,很多大型医药工业开办连锁门店也正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

极致的价性比

随着医药零售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升级,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价性比”的概念应该在药品零售行业引起重视。它强调的是在设定价格的基础上,如何通过提升产品的性能、功能、质量等方面达到最佳的用户体验。

从“性价比”到“价性比”,再到未来“品价比”(先考虑品质再考虑价格)的转变,体现了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全面追求,也反映了市场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变,即“消费平权时代”。

这种转变要求企业和品牌不仅要关注产品的性能和价格,更要关注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通过创新和优化来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即使是在一定的价格范围内,也可以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提供超出消费者预期的价值,获得市场的认可。

大型医药连锁与生产企业、供应商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建立研发中心,是连锁药店介入药品工业的重要途径。连锁药店参与新药研发,可以提供真实的消费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以满足市场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大型医药连锁通过参股或控股药品生产企业,可以锁定药品采购来源,确保药品供应的稳定性,更深入地参与药品生产环节,了解生产流程和质量标准,为零售环节提供更好的服务。

除了传统的药品销售,连锁药店还可以拓展大健康领域产品。相关生产企业可以为连锁药店定制保健品、医疗器械、功能性化妆品、日用品等产品。这些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远比贴牌产品更具有竞争力,既能让消费者享受极致的价性比,又可以为连锁药店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极致价性比并不意味着低价低质。医药零售与工业企业必须坚守品质底线,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

善于平衡风险

大型连锁药店介入上游工业,可以构建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但要投入大量资金,需要谨慎评估自身实力和市场风险,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其次,药品研发和生产涉及复杂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连锁药店需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以提供高质量的自营药品或健康产品,如为特定亚健康人群配方的中药膏方(牡丹膏、加味秋梨膏、酸枣仁茯苓膏)、保健品(黑芝麻人参糕、蜂王浆牡蛎饮料等),或者学习日本药店开发含有珍珠、人参、当归的化妆品等。日本的药店或药妆店,几乎都有专门的柜台陈列汉方药,如龙骨散、救心丸、葛根汤、六味地黄丸、银翘散等。

此外,胖东来医药超市的做法也值得借鉴。所谓“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胖东来只需要提供行业标准,将自营产品的质价比做到极致,比如茶叶、月饼、啤酒和白酒等。“研发技术+品牌标准+胖东来品牌”,再对外赋能同行管理方式,不需要拥有厂房和供应链,只拥有品牌技术专利、管理赋能也能赚钱,笔者认为,这才是高级的连锁商业模式。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