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4 16:55:58作者:谢文来源:医药经济报
上海医药2024年中报业绩增长超预期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并着重强调了加速创新药等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生物制造等作为新的增长引擎,这是推动我国从医药大国迈向医药强国的关键一步。在此背景下,随着医药行业政策的持续调整,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已成为医药企业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策略。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医药”)多年来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积极融入上海先导产业的发展大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综合施策,实现了发展的快速推进。
据8月26日发布的上海医药2024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4.13亿元,同比增长5.14%。其中,医药工业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27.34亿元;医药商业板块则实现销售收入1266.79亿元,同比增长7.45%。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上海医药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稳步前行,找到了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
在利润方面,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9.42亿元,同比增长12.72%。其中,工业业务贡献利润13.12亿元,商业业务贡献利润17.93亿元,主要参股企业亦贡献利润3.41亿元。同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达到27.05亿元,同比增长23.00%,成功摆脱了前期一次性损益的影响。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报告期内上海医药宣布了新增的中期现金分红计划,分红金额占2024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10.07%,公告称将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10股人民币0.8元。此前,在今年6月,上海医药已公告拟在2024年实施中期现金分红,派发现金红利总金额不低于相应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此举在资本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报告期内,上海医药通过加快组织内部革新,推动主营业务实现创新突破,全产业链的新质生产力展现出强劲动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中药板块稳健增长,二次开发成果显著,大品种战略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商业板块通过经营模式的持续改革,实现了同期利润的新高,创新业务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此外,上海医药在数智化转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大健康板块业务同比增幅高达331%,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发展活力。
加速生物医药创新,构建开源创新生态
生物医药作为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其目标在于打造新时代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战略产业高地。近期,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聚焦于显著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促进临床资源有效赋能产业发展以及加速产业国际化进程等关键领域,提出了八个方面共计37项具体政策措施,以全面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全链条创新发展。
作为国有医药龙头企业,上海医药积极响应并深度融入全市的发展大局,依托上实集团等多方的大力支持,积极整合“产学研医资”的各类资源,致力于加速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在报告期内,上海医药大力推进细胞治疗的产业化布局,与儿童医学中心、瑞金医院及中国干细胞集团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其中,首个CAR-T产品B019已顺利启动临床试验阶段。
此外,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位于上海张江路88号园区)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业运营。截至目前,该基地已成功吸引了包括国家级生命健康研究院、国投产业投资母基金、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在内的多家重要机构,以及德国拜耳、循曜生物等十多家创新企业的入驻,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繁荣发展。
坚定加码研发投入,优化创新药管线布局
上海医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药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报告期内数据显示,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4.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6%,占工业销售收入的11.03%。其中,研发费用为11.05亿元,同比增长7.67%,这一数字在国内医药企业中名列前茅,尤其是在当前创新药板块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更显得难能可贵。
截至报告期末,上海医药已拥有64项处于临床申请受理阶段或已进入后续临床研究的新药管线项目,其中创新药项目高达50项(包括3项在美国进行临床II期试验的项目)。在创新药管线中,多项药物已提交pre-NDA申请、上市申请或正处于关键性研究及临床Ⅲ期阶段,预示着上海医药即将迎来新药研发的丰收期,这充分彰显了公司在加码研发投入和优化创新药管线布局方面的坚定决心与显著成效。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自主研发的I001片(SPH3127),针对高血压适应症的治疗,其NDA上市申请资料已重新提交并恢复审评程序。该药物有望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治疗选择。据米内网数据,2023年中国高血压治疗药物(含化学药及生物药)在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已超过600亿元,预示着I001片若成功上市,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中药板块守正创新,二次开发成果斐然
今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计划提出,到2026年底完成180项中医药国内标准及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无疑为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医药紧抓中药行业发展的契机,凭借其丰富的中药资源禀赋,持续深化大品种与大品牌战略的实施,报告期内,其旗下各中药企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达51.92亿元。
目前,上海医药直接管理着8家核心中药企业,并拥有9个中药领域的核心品牌,这些品牌与上海医药主品牌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报告期内,上海医药积极推进中药六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工作,成果斐然:养心氏片在心脏康复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冠心宁片在安全抗血栓方面的研究得以深化;八宝丹在探索肝癌术后复发防治方面展现出潜力;胃复春则在胃癌前病变及胃炎治疗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瘀血痹胶囊被纳入国家级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防治计划;银杏酮酯则聚焦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并由北京天坛医院牵头启动了多中心研究项目。这些二次开发举措不仅提升了产品的临床认可度,还进一步拓宽了适应症范围,为中医药标准化进程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胡庆余堂药业的胃复春胶囊和大补阴丸(浓缩丸)及正大青春宝的冠心宁片、参麦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等五款产品,入选首批“浙产中药”品牌。而在供应链优化方面,上海医药在报告期内组织了21场中药材联合采购活动,节约采购成本约980万元,充分展现了企业在精益管理方面的积极成效和不懈努力。
商业板块改革成效初显,创新业务成绩亮眼
自年初以来,上海医药在延续去年医药商业南北板块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了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的统一,并进一步深化了省级平台建设,从而构建了商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在报告期内,上海医药以“赛诺菲一号工程”为龙头,加速推进药品合同销售组织(CSO)合约推广业务的发展,该业务实现了约40亿元的销售金额,同比大幅增长172%。CSO业务的合作伙伴阵容强大,涵盖了赛诺菲、拜耳等共计18家知名药企,使公司在国内进口创新药领域的领先地位得以巩固。
与此同时,上海医药在进口及创新药产业服务方面的能力持续提升,成功引入了8个进口总代品种,并助力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新药“乐意保”迅速实现商业化进程。据公告披露,上海医药的非药业务也实现了稳健增长,其中器械、大健康等板块合计实现收入约218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11.12%。此外,公司还新增了15个SPD(医院供应链延伸服务)项目,并在陕西、重庆等区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进一步拓宽了商业服务网络的覆盖范围,为我国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与支持。
数智化转型引领发展,大健康业务大幅增长
上海医药正全力推进“数字化上药”战略,加速数智化转型以引领发展。其旗下的上药信谊微生态智能工厂,凭借前沿信息技术,成功构建了符合GMP标准的“智能制造+智能仓储+智慧能源”绿色工厂体系,并荣耀上榜“上海市智能工厂”名单。该工厂不仅展示了从菌种筛选到制剂制备的全链条专业能力,还基于明星菌株——国家一类新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培菲康)的菌株CMCCP001长双歧杆菌和CMCCP002植物乳杆菌,成功推动了十多款健康产品的上市。
在2024年上半年,上海医药大健康产品系列实现了销售收入1.7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31%,展现了跨越式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上药中西外冈基地也紧跟智能化转型的步伐,M6车间通过集成MES、WMS等先进系统,实现了生产流程的全方位优化,包括可视化、数字化、精细化、自动化与一体化管理,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改革驱动创新,坚定发展再攀新高
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之路既充满了机遇,也伴随着挑战。企业唯有积极适应发展的新态势、新要求,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方能赢得更加辉煌的未来。今年以来,上海医药在内部管理方面亦迎来了重大变革。一方面,科学委员会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与研发管理中心运作的持续优化,为公司注入了更为强大的创新活力,为持续的创新努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公司正加速推进营销体系的整合优化工作,力求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其核心竞争优势。
在新管理层的引领下,上海医药积极响应国企改革的号召,聚焦于“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创新驱动”等核心任务,通过深化改革来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提升经营效率,并重构创新体系,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公司充分发挥“工商研投”一体化发展的独特优势,致力于为股东、员工及社会各界创造更大的价值,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作为同时在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上海医药在医药产品及分销市场上均保持着领先地位,是国内医药行业中的佼佼者。截至目前,上海医药已连续五年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并在今年的排名中跃升至第411位,在中国医药企业中名列前茅。展望未来,秉持着“持之以恒,致力于提升民众的健康生活品质”的崇高使命,上海医药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变革,不断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向着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领先药企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行。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