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4 16:49:08作者:龚晓红来源:医药经济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持续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满足常住人口较多、区域面积较大、县城不在县域中心以及县级医院服务覆盖能力不能满足地区群众的健康需求,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制定了《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参考标准》。在此背景下,基层中心卫生院应积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采取有效策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全面摸排,筑牢根基阶段
依据区域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医疗资源分布及患者就诊需求等因素,科学布局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政府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涵盖财政投入、人才培养、医保政策等方面,为卫生院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全科医疗、专科医疗、中医药服务、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四大领域进行分区建设,确保建筑符合卫生标准与医疗流程。配备必需的医疗设备,如基础检查仪器、治疗设备等,满足常见疾病诊断治疗需求。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化平台作用,构建上连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单位、下通区域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互通平台,持续拓展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工作效能。
精准施策,增强实力阶段
健全乡镇卫生院现代管理制度,转变发展、运行及资源配置方式。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完善绩效激励机制,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秉持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推动乡镇卫生院从粗放式、经验式发展向精细化转变,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人员专业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提升医务人员待遇与职业发展空间,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通过开展培训与继续教育活动,鼓励医务人员学习新医疗技术与知识,提升诊疗水平。建立与上级医院合作机制,邀请专家指导帮扶,促进医疗技术交流传承。推动符合地方群众需求的特色科室建设,持续拓展医疗诊疗服务项目,提升卫生院对疑难病症的处理能力,满足当地居民多样化医疗需求。探索服务机制,拓展服务场景,推行移动家庭医师有偿服务机制,建立首诊制度与转诊接续服务,为居民提供便捷医疗服务。拓展远程超声等新服务场景,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
总结升华,巩固成效阶段
坚持问题与目标导向,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加强与县级及以上医院合作,建立长效协作机制。设立评估指标体系,持续督促整改,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强化乡镇卫生院与公共卫生等部门协作,共同开展疾病预防等工作。构建慢性病防控网络,提升乡镇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多渠道宣传乡镇卫生院建设成果,提高知晓度与满意度。总结经验,形成示范模式,结合县域交通等新变化持续优化诊疗布局与环境,为居民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持续运用PDCA等管理工具,加强建设成果的巩固与优化。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医疗服务过程的监督与评估,确保医疗服务安全有效。加强与社区、村居群众沟通互动,了解其需求与意见,不断改进服务。持续争取政策帮扶与资源投入,保持卫生院发展动力与创新能力。
结语
《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参考标准》的制定,为基层卫生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层卫生院应紧密围绕标准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设施设备、推进中医药服务以及强化公共卫生职能,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来自秭归县卫健局)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