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8 11:48:24作者:邓国良来源:医药经济报
深夜急需药品时,自助售药机无疑是一项解决方案。在北京,曾有家长在深夜12点为孩子紧急购买退烧药,面对医院至少一小时的等待时间,他们选择了楼下药房的自助售药机,仅用不到3分钟就顺利完成了购药。这一场景凸显了自助售药机在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方面的重要性。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助售药机因其便捷性在消费者中逐渐受到欢迎,成为药品零售领域的一大新兴力量。
自助售药机不仅能够提供全天候的药品零售服务,还通过零售饮料等其他商品赚取差价利润,同时支持在机器上播放广告,拓宽了盈利渠道。该设备可以放置在公园、广场、学校、车站等多种场所,满足人们不定时的用药需求。
政策支持
自助售药机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02年,中国第一台自助售药机就在上海落地,由上海第一医药在其连锁药店中投放,标志着这一便捷购药方式的初步尝试,然而受限于技术成熟度不高及公众认知度有限,其推广步伐较为缓慢。
直至2017年,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对零售行业的深度渗透,自助售药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升级,更在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深刻变化,24小时自助购药服务逐渐成为现实需求。
2017年起,多个城市出台药品零售相关政策,鼓励具备资质的药品零售企业设置自动售药机销售非处方药。如苏州、贵阳、郑州、宁波等城市,宁波市还开展了直营连锁门店自动售药机销售医保非处方药试点工作,通过 “互联网+药品流通+医保移动支付” 模式,提高了自动售药机的使用率和便利性。
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监局印发规定,明确自动售药机设置不作为行政许可事项,只需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为自动售药机进店消除了法律障碍。部分地区还扩大了自动售药机的经营范围,将部分处方药纳入销售目录。
2022年,西安将自助售药机引入医院门诊大厅,不仅方便了患者及家属的紧急用药需求,也展现了自助售药机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融合潜力。
2024年6月,北京市药监局发布《北京市药品零售企业设置自助售(取)药机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为自助售药机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该规定不仅明确了自助售药机的设置条件与区域范围,包括社区、乡镇、交通枢纽、旅游景区、购物中心等高频人流区域,还强调了连锁药店作为运营主体的资质要求,为自助售药机的普及与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便利可及
尽管市场上不乏宣称“24小时营业”的药店,但真正能做到全天候不间断服务的寥寥无几。药品快递服务虽然便利,但难以即时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助售药机以其独特优势,成为了夜间或紧急情况下不可或缺的“健康守护者”。国家药监局积极推广,正是看中其能显著提升民众购药的便捷性与可及性。
1.全天候购药。自助售药机打破了药店营业时间的传统限制,实现了真正的24小时不间断服务。无论是深夜的突发状况,还是节假日的紧急需求,消费者都能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药品,有效弥补了传统药店在时间、地域覆盖上的不足。
2.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市场竞争。医院主要销售处方药和部分甲类非处方药,药店几乎是乙类非处方药最主要的销售场所,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格局。自助售药机的出现,为这一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通过在医院、超市、交通枢纽等多元场所布局,自助售药机不仅拓宽了乙类非处方药的销售渠道,还通过增加市场竞争,推动药品质量提升和价格合理化。
3.操作简便,支付灵活。自助售药机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操作流程简单明了,即便是初次使用的消费者也能迅速上手。部分城市试点医保支付功能,让消费者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能享受医保政策的福利。
4.智能管理,确保药品安全。通过智能调配系统,自助售药机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取药、送药、出药等操作。同时,智能化的药品更换、检查及有效期管理机制,确保了药品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放心的购药环境。
堵点待破
尽管自助售药机在提升购药便捷性和药品管理效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但其推广之路仍存堵点。
其中,高昂的初期投入成本就是首要挑战。据了解,一台智能售药机的价格动辄数万元甚至更高,对多数中小药店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加之夜间业务量不稳定,以及随之增加的运营成本,导致不少药店选择暂缓或放弃引入自助售药机。
但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成本有望逐渐降低,性能更加优化,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多元化。政策持续倾斜为自助售药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其在更多领域应用。
此外,通过与外卖平台深度融合,自助售药机成为药品配送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外卖骑手可以从自助售药机中取药,送达消费者手中,极大地缩短了配送时间,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同时,随着医保支付系统逐步完善,线上购药与医保支付无缝对接,将进一步推动自助售药机需求增长。
实践探索
推广自助售药机要注意合规性问题。4月1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药品经营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明确,药品零售企业可依照药品储存要求,通过设置自助售药机来销售乙类非处方药,但不得销售甲类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并且,自助售药机的放置地址要在许可证“经营地址”这一项下注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涵盖自助售药机,自助售药机的药品销售、更换、检查以及药品有效期管理都应纳入企业计算机系统。
另外,医药零售企业若要设置自助售药机,需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行政许可或进行备案登记。目前,多数地区对自助售药机的设置采用备案登记制,即符合条件的医药零售企业向药监部门提交备案材料,经药监部门确认后,便可设置自助售药机。少数地区如宁波采用行政许可制,由药监部门以行政许可方式,确认设置自助售药机,并在企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上标注自助售药机的设置地址及经营范围。
实际上,自助售药机模式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存在诸多监管方面的模糊地带。伴随着医药新零售时代的来临,技术不断进步以及患者用药习惯改变,自助售药机开始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功能服务也日益完善。与此同时,针对自助售药机的监管体系建设提速,将为自助售药机乃至新一代智能售药设备的发展筑牢重要基石。
链接<<<
自助售药机配置要求
综合来说,配置自助售药机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放置场所
自助售药机放置的场所,应当符合GSP规范的相关规定,比如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要有保证陈列药品质量的相应条件和措施;清洁卫生,外用、内服药应相对分开,不得将自助售药机与有毒、有污染的物质放置在同一场所内。
2.机内环境
自助售药机的机内环境应当符合GSP规范中关于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按照药品包装标示的温度储存药品,若包装上未标示具体温度,则依照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储存;储存药品的相对湿度需控制在35%~75%。
3.远程用药指导
自助售药机应当具备药师指导用药的功能,特别是在销售甲类非处方药或二类医疗器械时,应当由药师当面或者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提供24小时的用药指导服务。
4.购销记录管理
自助售药机的药品应当由设置的医药零售企业统一采购配送,并满足GSP规范对药品可追溯的要求。药品或医疗器械的进、销、存应与企业总部计算机联网管理。
自助售药机应当能够打印销售小票,小票内容需涵盖设置自助售药机的药店名称、产品名称、购买日期、规格、批号、价格、厂家和数量,建立真实、完整、准确且可追溯的记录。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