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8 11:22:17作者:朱军生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谋篇布局。其中,在科技金融部分,《条例》提出发展耐心资本等系列新举措,包括“对国有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期和退出期设置不同考核指标,综合评价基金整体运营效果,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建立健全国有创业投资机构业绩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等表述,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这是加快落实今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大鼓励科技创新的改革新要求。
引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4月1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提出“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健全符合创业投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体制和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探索对国资创业投资机构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强调,“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
在强化推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力度顶层设计的政策引导下,广东发布的《条例》作为地方层面细化落实提升科技创新质量的主动措施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激励国有企业既做好“认真练正楷”的原创性科技创新,又做好“大胆写草书”的颠覆性科技创新;另一方面,支持专业性创投机构发展更多聚焦新领域新赛道,引导创业投资充分发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引领作用。
催化更多前沿及应用创新
近年来,国资成为创投市场的出资主力军。不过,在创新药研究投入和开发效率方面仍有待提升。耐心资本应是主动的、长期的、穿越周期的提供支持,能够适应科技创新的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等特点。医药领域产品和技术创新投入多、周期长、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复杂,一个项目往往需要花费上亿甚至数十亿元,且产出多受不确定风险多所困扰,最需要开放、互信、包容的土壤,以及允许试错、客观容错的环境扶持。
对国有企业自主科技创新、资产保值增值等关键经营指标实施客观性、前瞻性、综合性的科学评价方法,犹如催化科技创新的绿色“酶”,将会引导更多国有企业坚定科技创新的长期战略,驱动更多创投资本成为青睐创新的耐心资本,催化更优、更快的“从10到N”的应用创新,和更多、更强的“从1到10”的前沿性创新。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