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药企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发布时间:2024-08-20 14:04:42作者:朱向晗 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的全球医药市场新变化,如仿制药同质化竞争内卷,短缺药的销售价格暴涨,创新药的投入产出风险等,制药企业制定前瞻性现代化经营战略蓝图的作用日益重要。

最近,印度智库Vector管理咨询公司发布了制药行业发展愿景研究报告,绘制了适应市场不确定性和保持繁荣发展的路线参考图。围绕制药企业如何提高科学经营管理和成本效率控制水平等关键战略目标,提供借鉴意见。

高效研发是基本功

美国是印度制药最大市场,印度仿制药约占美国仿制药市场的40%。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仿制药市场规模约869亿美元,但由于竞争激烈,一直经历降价压力。近年来,个别药品由于供应短缺,出现了价格显著上涨情况。这种不确定性的变化,使制药企业的市场趋势预测变得复杂,也容易使其陷入新的战略困境:是优先考虑削减成本,以维持盈利能力,还是投资于增长机会,为新兴市场潜力提前做好准备?

Vector智库认为,高效的研发能力是现代化制药企业长期稳步发展的基本功。对于大多数研发力量有限的仿制药企业而言,由于医药市场的动荡变化,很多公司在控制成本和投入增长的战略之间摇摆不定。

导致这种困惑出现的原因是,一方面药企要不断承受市场利润率的被侵蚀,另一方面,阶段性的供应短缺又带来价格上涨的机会,部分药品因供应不足而价格反弹,短期内打乱了市场总趋势,让一些制药公司措手不及。

这种“混乱”形势对于一直在对工厂规模、研发、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的产能做减法的药企而言,难以招架。对此,Vector智库指出,解决方案的关键在于努力增强供应链柔性应变能力,而不是按部就班被动应对。同时,更要进一步提高成本效率管控水平。

发展战略三法宝

具体来看,应如何助力药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盈利?Vector智库认为不妨遵循“三步走”战略。

首先是建立高效的研发能力。建议采用优化项目流程的管理原则,结合目标和资源,在不增加系统总成本的前提下,统筹规划交叉项目,以快制胜推进实施。实际上,通过健全事前预案、敏捷短周期规划(如把项目分解为较短迭代周期,明晰各周期目标,以日为单位追踪工作进展)等措施,企业可以节约30%~50%的研发交付时间,增加50%的项目产出。

二是确保稳定的质量管理。建议摒弃被动的检查准备应付理念,将遵守质量规定主动作为日常操作规范。生产车间全过程质量活动的标准化、严格的回溯性根因分析(RCA)、纠正和预防管理等精益求精措施,有望减少70%以上的无效检验结果偏差(OOS)事件和50%~70%的实验室事故,不仅可以降低合规风险,还能提高运营效能。

三是扩展灵活的运营性能。制药公司应从传统的基于惯性预测的库存管理模式,过渡到动态的基于实际需求的产销衔接系统。这种转变可以更好地响应市场变化,使交货期缩短25%~50%,使库存水平减少20%~40%。同时,企业应完善原料药(API)供应商供应链集成,实现更优的可预见性和协作性,进一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