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0 13:54:09作者:黄燕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其中包括医防协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等。
近日,浙江省卫健委印发《推进连续医疗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6月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开展连续医疗服务工作,举措包括:加强门诊患者预约挂号和转诊服务;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加强住院患者院内诊疗和院间转诊管理;优化诊后医疗服务;加强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诊疗服务联动;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内住院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患者提供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构建覆盖全省的转诊平台等。
笔者以为,浙江推进连续医疗服务工作,是对《决定》改革方针的具体落实。以笔者的理解,连续医疗服务,就是实现医疗服务全程管理,理想目标是确保医疗服务无缝隙、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推进连续医疗服务可让患者享有更大的服务便利,更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等候时间,降低时间成本。推动连续医疗服务,就是推动医疗服务多样化,以此拉动内需,也利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合理创收,摆脱“以药补医”。至于连续医疗服务是否会加大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浙江已经找到破题的关键,即深化制度性改革,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效率,同时把强化和细化预约与转诊服务作为突破口。提高效率还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优化院内转诊
进一步细化预约和转诊服务,目的是为初诊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既可避免其频繁预约挂号和检查,也利于引导其对接医疗机构、科室和医生。比如,为肿瘤患者提供跨学科服务,不仅涉及院内或院间预约转诊,也包括预约住院。再如,牙病患者在急诊科接受完短暂治疗后,急诊科医生可将其预约转诊给合适的口腔门诊科室和医生,以根治牙病。这就是所谓院内门急诊服务精准对接。又如,对于首诊医生处理不了的复杂病例,可以将患者转给院内上级医生。
推进院间转诊
除了院内转诊,还有院间转诊。推进院间转诊的关键,是通过建立区域性医联体和专科医联体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还要鼓励优质民办医疗(包括健康体检中心)加盟由公立医院主导的医联体,这不仅利于规范其发展,还可让其成为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一份子,也有助于体检中心将体检结果异常的潜在患者转诊到合适的医疗机构。
效率质量并重
效率与质量互为因果,因此二者要并重。效率提高有利于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长,让他们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质量。当然,没有质量的工作谈不上效率,比如医生的转诊服务及时但不精准,没有把患者转给合适的医院、科室或医生,会令患者的医疗成本和时间成本不减反增。医生更不该滥用转诊,因为这无异于推诿患者,令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
利用线上服务
医疗机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提效手段是充分利用线上服务,包括预约和转诊。此举特别适合复诊患者。要强调的是,由主诊或首诊医生负责为患者预约转诊最为高效,因为他最了解患者的情况,可以将其转到最合适的医疗机构、科室或医生。
(作者系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