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诊所 药店”能否破局

发布时间:2024-08-07 19:52:53作者:刘晓威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几年,各大龙头连锁药店陆续登陆资本市场,资本巨头也纷纷入局连锁药店领域,开疆拓土,急速扩张。全国药店数量屡创新高,但药品零售市场规模增长乏力,销售业绩承压,线下药店交易次数持续下降,同时医保制度改革,让原来医保业务占比较高的连锁药店面临挑战,医药电商虽然凭借价格和便捷两大杀器,销售额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其利润微薄。

前段时间,健之佳拟投资设立医疗服务公司的公告在业内引起了关于“药店+诊所”模式的热议,该模式能否打破当前药店盈利困局,值得探讨。

提供“商品 服务”

医和药有天然的关联性,“诊所+药店”模式在业内由来已久,大型连锁药店旗下几乎都配有“诊所+药店”终端。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该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性,部分原因在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药店单靠卖药就有不错的收益,连锁没有特别大的动力开拓“诊所+药店”模式。

在许多致力于经营专业药房的企业家心目中,“诊所+药店”经营模式极为理想。从优势来看,该模式比单纯的药店经营选择余地更大。门店具有诊所资质,处方药销售可形成闭环,其底层逻辑是“商品+服务”,在应对医药电商冲击方面也更具优势。

此外,“诊所+药店”模式也符合政策趋势,可以实现对等级医院就诊人群的合理分流,在此基础上,未来可望顺理成章地承接外流处方。

模式尚未跑通

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首先,相较于药店,诊所的费用投入要大得多,除了场地、设备等硬件,还需要投入人员、系统等软件,然而利润产出并不理想,模式还没有完全跑通。

其次,诊所的核心是人才,连锁药店开办诊所,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优质的医疗人才资源首先会进入公立医疗体系,虽然国家层面鼓励多点执业,但落地还有待加强。

再者,药店的管理体系和诊所差异较大,以药店经营为核心的医药零售企业能否将诊所和药店整合起来实现1+1>2,对大多数连锁药店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或许也是健之佳成立专门的医疗服务公司运营这块业务的原因之一。

未来几年,医药零售行业面临洗牌,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企业必须打造竞争优势,转变过去的商品思维,更多地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思考顾客需求,为顾客提供包括商品在内的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诊所+药店”模式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转型方向。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