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聚焦本土化 跨国药企新变局

发布时间:2024-07-23 11:15:22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跨国药企全球业务整合持续推进。近日,有消息称,私募股权公司安宏资本(Advent International)和PAI Partners对赛诺菲的消费者健康部门提交首轮报价,投资机构进场引发业内关注。跨国药企全球业务布局调整,中国市场整合彰显本土特点。

知名私募抛出“橄榄枝”

去年10月,赛诺菲重提“Play to Win”战略,宣布计划拆分消费者健康部门,最早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交易,包括上市和出售。

据了解,赛诺菲消费者健康业务主要经营Phytoxil止咳糖浆、Icy Hot止痛凝胶等非处方产品。目前被披露的求购者有类似阿布扎比投资局、法国国家投资银行等主权投资基金,也有黑石集团、PAI Partners、贝恩投资、Cinven、Advent International、Clayton Dubilier & Rice等知名股权投资机构。其中,一些收购方对该部门的估值高达150亿欧元,该项收购有望成为今年欧洲最大的交易之一。

与以往的分拆不同,此次有意接盘者并非药企,而是投资机构。其中,安宏资本是全球规模最大且历史悠久的私募股权机构之一,黑石集团则享有“全球私募之王”的声誉。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赛诺菲2023年的业绩来看,四大事业部中,特药、普药以及疫苗的营收远高于消费者健康业务。近年赛诺菲业绩增长放缓,尽管王牌产品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增长强势,但后续管线青黄不接。通过分拆回笼资金,可将资源聚焦重点管线。而实现分拆最可能的途径是资本市场交易。知名投资机构入局,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业务的发展前景看好,通过市场化手段,可挖掘新机会。”

用药市场迭代

为了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选择剥离消费者健康等业务,专注创新药。

辉瑞、诺华、强生相继剥离消费者、动物保健或仿制药业务;默沙东分拆欧加隆作为独立上市公司;GSK将消费者健康业务和OTC业务分拆,成立赫力昂公司独立上市;仿制药巨头晖致也曾宣布剥离非处方药业务,接受欧洲非处方药制造商和分销商Cooper Consumer Health的要约,出售其OTC业务及其在法国和意大利的生产研发基地。

跨国药企业务调整与全球医药市场变迁不无关系。在科睿唯安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事业部资深咨询顾问曾亚莉看来:“全球主要成熟市场,未来几年会有大量专利或市场独占期到期药物,2025年迎来一个小高峰。过去几年,包括基因细胞治疗及免疫疗法等新兴治疗领域火热,更多生物前沿技术如mRNA等载体技术、突破性疫苗,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全球新药获批上市速度加快,更多新兴疗法和技术走向市场,可能改变临床诊疗指南,对生物医药市场的用药格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谋求强强联手

在全球业务分拆大潮下,跨国药企加速调整中国市场,不少企业把纳入集采的产品销售外包出去。去年以来,GSK在中国裁撤中枢神经系统产品利必通销售团队,转由代理商销售。赛诺菲则与上药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血管领域的克赛和诺维乐、神经领域的德巴金、罕见病领域的奥巴捷以及肿瘤领域的乐沙定和泰索帝等,将基于上药控股的营销服务体系推广。

有跨国药企相关负责人提到:“中国市场调整主要聚焦本土化,包括将中国纳入全球新药临床开发及上市计划的第一梯队国家,实现全球同步研发并进入新产品的早期研发阶段,加快关键药物本地化生产。同时,通过创新疗法先行先试,以临床急需的进口药品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创新支付方式,特别是以商业保险、惠民险等作为有力补充,提升患者对创新药的支付力;关注基层市场患者需求,下沉更广阔区域;与国内领先企业在研发、本地化经营等领域开展合作。”

RDPAC执行顾问康韦曾表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生物医药市场的庞大规模和创新药高速增长优势不会变,这是吸引跨国药企继续投资兴业的根本因素。中国本土企业竞争能力和人才资本要素质量提升、营商环境和监管政策变化,客观上要求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华发展策略与之适应,同时创造更好条件,稳定并扩大外商投资。”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