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7 14:25:28作者:广东药监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广东省药监局印发了《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药品委托生产监督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对B类(含B+D类)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持有人(以下简称“B证持有人”)、受托生产企业的上市后监督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B证持有人
对于B证持有人,除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外,《通知》还要求其应重点关注五方面内容。
1.人员要求。B证持有人需具备符合资质且数量匹配的关键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并定期安排上述人员进行法规和能力考核。
2.质量管控。B证持有人应当按品种特性、稳定性研究结果及生产工艺进程设置适当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上市放行的内控标准;根据产品风险定期组织对委托生产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情况进行回顾和预期分析并设置必要的警戒限和行动限,包括关键工艺参数、关键质量属性及其趋势关联性分析;存在多点委托或多线生产的,还需对不同生产场地、不同生产线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趋势一致性分析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3.检验管理。B证持有人应当加强对QC实验室(自建的实验室或委托检验的实验室)的管理和全过程监督。放行检验可按项目评估需求分别取样,其取样点位及策略应按验证和风险研判的结果确定;QC实验室应对收取的每一份样品进行登记并赋予可追溯的唯一性编号;留样的样品应按药品说明书的最差贮藏条件贮藏并采取防止私自更换的控制措施;委托第三方检验的,应对委托检验受托方的资质和能力进行审核并定期审计,按要求在地级以上市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后,将委托检验相关情况在广东省智慧药监系统“三库”中填报。B证持有人应评估监督抽样的需求,在原成品留样基础上适当增加留样数量。
4.对受托生产的现场监督。B证持有人应当至少每年对受托方进行一次现场审核,对生物制品、无菌药品等高风险品种的受托方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现场审核。在药品生产期间,B证持有人应当选派人员对受托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
5.建立沟通机制。B证持有人和受托方应当建立有效的沟通协同机制,鼓励企业使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记录,沟通记录应留档保存、具可追溯性。
受托生产企业
对于受托生产企业,除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履行主体责任以及建立沟通机制外,受托生产企业还应重点关注4个方面内容。
1.共线生产。受托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增加共线产品及时告知持有人管理机制。委托生产线增加共线品种,若共线品种的生产实际情况可能涉及相关品种,需按规定进行评估验证,及时告知相关共线品种B证持有人,并由B证持有人审核确认。
2.变更管理。受托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发起变更时需经涉及相关品种的持有人批准方可实施的机制。接受多个持有人委托生产同一品种发生变更时,由受托生产企业协调统一变更管理类别;若未能统一类别的,应与受托生产企业所在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沟通,按照省级药品监管部门的沟通意见执行,同时主动暂停未能按意见执行的品种生产。
3.数据管理。受托生产企业应当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手段,确保生成的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提倡采用信息化手段如实记录检验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记录,依品种风险逐步实施,生产无菌制剂的受托生产企业尽快实现。
4.停产复产。停产超过12个月的品种,受托生产企业应在10日内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恢复生产时,停产超过12个月的,应开展至少1批次的生产工艺确认及质量评价;停产超过24个月的,应开展至少3批次的生产工艺确认及质量评价;该品种涉及的生产线停产超过36个月,应开展至少3批次的生产工艺验证及质量评价并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申请开展符合性检查。复产时应确保所有变更已按照规定处理完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符合法规要求,并对产品开展加速及长期稳定性考察。(广东药监)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