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3 11:34:10作者:专题特约撰稿:孙权 陈秋平来源:医药经济报
庞大的患者基数和极高的亚健康人群比例预示着抑酸治酸领域的用药需求将只增不减,但国内获批上市的抑酸治酸药物数量可观,临床未满足需求并不突出,因此,在进行根源性创新的同时,优化药物市场准入策略才是更加务实的路径。
创新药获优待
在医保控费压力下,医保准入依然是国内市场准入工作的关键路径。从2023年的医保谈判情况来看,创新药物在评审环节就得到了优先关注。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有关负责人指出:“2023年新准入目录和续约的药品,医保的支付范围主要依据企业申报的情况来确定,与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基本一致。对于目录内原有的品种,则根据临床用药需求、用药情况以及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制定了分批调整的工作方案。”众多药物在获批后迅速选择通过谈判进入医保,这充分说明了医保准入在创新药物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从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来看,70%的协议到期国谈药品以原中标价续约;31个药品因销售额超出预期而需降价,但平均降幅仅6.7%;18个药品新增了适应症,其中仅1个触发了降价机制。这些迹象均表明,医保部门对创新品种的准入激励力度在持续增强,这对抑酸治酸药这个庞大且急需创新推动的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仍有上升空间
然而,根据药智网的数据分析,截至2024年5月,ATC分类(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为A02A、A02B和A02X的三大类抑酸治酸药的医保准入情况并不乐观。具体来说,短时间快速起效的治酸药大类(A02A)中,甲类和乙类目录内药品总占比仅为该分类的1/3;针对消化道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药物大类(A02B)中,甲类和乙类药品总占比不到该分类的半数;而与胃酸分泌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大类(A02X)中,仅有不到10%的品种被纳入乙类目录。这些数据表明,尽管胃酸分泌过多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和高发病,但抑酸治酸药在医保目录内的占比仍然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部分创新抑酸治酸药的报销适应症范围并未涵盖其在国内获批的所有适应症。同时,目前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药品的院占比要求日益严格,这将对相关企业扩展市场份额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相关企业来说,如何调整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医保政策的变化,将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