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3 11:26:19作者:周星星来源:医药经济报
在经历了去年一轮大面积涨价后,今年以来,部分中药材品种又开始了新一轮涨价。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供给端仍存在规模化不足、野生资源枯竭、质量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部分中药材价格仍处在上涨通道中。另外,行业外“热钱”涌入,对部分品种囤积居奇、大肆炒作,也进一步放大行业价格波动幅度。
中药材处于中药产业链上游,其价格波动对中医药全行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伴随其成本上升,部分中成药也将上调价格。
然而,涨价这个办法虽然最简单,效果却是一言难尽,还需从源头即中药材的供应入手。解决中药材供应紧张问题,还待多方合力。那么对于药企,如何应对药材上涨可能带来的压力?
提前进行战略储备:这是药企面对中药材涨价的一剂良方,前期需分析市场,预判品种走势,但需提防自身角色从买方变卖方,最后库存暴雷。对于药企而言,战略储备只是手段,不是方法。
提升药企自身实力:深耕研发,打造更多属于自己的独家核心品种,把成药一般毛利率30%提高到60%~70%,就算几年内因原料供应而出现较大波动,对企业影响有限。
降本增效:中药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销售费用过高,想要做到降本增效,需要药企真正把自己的业务延伸到种植端,这是应对中药材原料价格波动、保证原料品质的好办法。毕竟中药材原料是农副产品,质量控制难的根源就在源头的小农经济不够稳定。只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还是凤毛麟角,其核心障碍是成本问题。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