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1 15:25:15作者:黄燕来源:医药经济报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此前,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区域协同 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要求在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协同,将条件具备的省级联盟采购提升为全国性联盟采购,并要求做好集采执行监测管理,公平对待各类经营主体,严防“地方保护”。
笔者以为,开展全国集中采购,有诸多好处:
一是采购价格可获得较大降幅,尤其是高值医药产品,比如CT机、高价药等,进而为患者减负,也可节省医保基金。
二是全国集采的品种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质量有保证,也是市场最渴求的。
三是可以提高质量追溯和质量管控的效率,如果出现问题产品,可将其迅速召回。
四是集采原则公平合理,有利于产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五是有助于优质企业增加产品销量、降低销售成本。
六是能引发企业良性竞争,进而倒逼企业实现技术升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竞争力提升,最终实现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笔者认为,开展全国集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采购目录不能长期固定不变,而是要随着疾病谱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即采购要以需求为导向,让采购围着需求转。
二是要做好药品库存管理,调剂高效,分配均衡,避免区域性库存过高(导致药品过剩)或过低(导致药品不足)。
三是要尽量避免采购单一品种,尤其是常见病和慢病用药,防止企业因故断货,让患者遭遇无药可用的困境。换言之,采购要多品种、多规格、多剂型,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患者用药精准度,这也有利于引导企业实现产品创新,主动参与差异化竞争。另外,疾病谱存在地区差异,因此所购买的品种和数量也会有所差异。
四是鉴于全国集采的产品影响面广,因此要打好质量(有效性+安全性)这张牌,不仅要质控前移,还必须监测其质量的稳定性,确保医疗安全。所以除了收集市场反馈信息,还要开展产品上市后再评价,尤其是临床数据不够充分的产品以及存争议的产品等。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