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4 17:25:49作者:秦禾来源:医药经济报
6月20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通知,向药企征询2024年药品拟带量采购意向品种,包括20个基药和431个国谈品种。企业可按照自身意愿于6月28日申报。拟带量采购的意向品种,主要是外省已集采的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部分基本药物;国家谈判药品拟带量采购的意向品种,主要是指企业愿意以支付标准视同中选价格进行带量采购的药品。此举可视为带量采购和国家谈判机制的双向奔赴。
首先,这是医药采购发展的趋势,更是市场改革的必然。一方面,国采和地方联盟带量采购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品种,唯独缺少国家谈判的临床急需品种。另一方面,国家谈判品种虽然经过大幅降价进入医保目录,但能否上量尚未可知。集采国谈品种,双方可谓各取所需,广东这次探索带量采购新机制起到了牵线“红娘”的作用。
其次,过去的集采一般征询医院或医保局,此次询问药企且事先声明企业自主参与,企业可充分研判,做出有利决定。笔者认为,大多数企业会积极参与。试想,国谈品种能够参加集采的厂家不多,以不太大的降幅成为集采品种,中选后直接进院,凭借“应采尽采”协议的约束力,确保完成采购协议量,对企业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放弃集采,不但销量得不到保障,日后同通用名品种降价作为新的医保支付标准,原来的国谈价格也保不住。
综上所述,广东此次国谈药物集采落地,表面上看是在采购层面促进国谈品种转为集采品种,提高使用保障,企业借此打通国谈药品进院“最后一公里”加速上量;深层次上则反映了医改已进入深水区,触及医药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措施和手段也更加灵活。
中央与地方政策密集出台并落实。可见,动态调整、相机而动是今后改革的主旋律。企业要充分认清形势,深刻理解相关政策内涵,才能在国谈、集采、挂网、进院、采购、使用甚至支付等环节顺势而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