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苁蓉药材价格走势

发布时间:2024-06-19 16:18:01作者:刘宝家来源:医药经济报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当地为了治沙种植了许多柽柳(红柳)林,本着“先育红柳, 防风固沙;再种苁蓉,造福后人”的愿望来经营。

收益测算

管花肉苁蓉(以下简称“硬大芸”)是寄生性植物,主要寄生在红柳等树种的根部,适应盐碱等恶劣的沙漠环境。目前,主产区为新疆喀什以东、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区以西的广大地区,尤其以和田地区产量最大。新疆北部亦有分布,甘肃酒泉地区、内蒙古阿拉善等地亦有产量。

2002年后,人工种植硬大芸获得成功,彼时硬大芸为地方性习用中药材。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硬大芸作为肉苁蓉药材的基原植物收录。目前,商品流通的硬大芸以野生和人工种植为主,人工种植硬大芸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品种。

硬大芸的传统采收期为春季和秋季,一年采两季。于刚出土时采收,因为硬大芸从出土到开花的过程很短,春季采收稍晚便抽薹开花,传统以秋季采收为佳。现代栽培技术成熟后,根据栽培地点,定期采收可减少抽薹开花现象,所以目前春大芸品种与秋大芸品质相当。

人工种植硬大芸按每年每亩生产成本500元计算,年亩产管花肉苁蓉干品100~200千克,管花肉苁蓉干品按每公斤20~30元计算,每亩收益在2000~5000元。

价格回落

2019年之前,硬大芸公斤价在30元以下。之后因市场流通不畅,价格从30元涨至50元左右(公斤价),产新后开始回落。2023年,受中药材涨价大环境影响,部分资金投资硬大芸,市场有商要价曾一度高达60~70元。随着产新临近、价格逐步回落和受高价刺激,农户的采挖积极性提高,2023年秋大芸和2024年春大芸产量再度增加,导致2024年春大芸全干后产地收购价曾一度跌破30元/公斤。

2022版《中国药典》对硬大芸的性状描述为“断面颗粒状,灰棕色至灰褐色,散生点状维管束”。在干货加工成饮片时,按照洗净润透的方法切制,往往润不透,切后破片率较高,需要蒸后趁热切制,导致饮片断面呈黑色或黑褐色,与酒大芸差别不大,易造成性状不符,加上近几年软大芸价格接近硬大芸,故硬大芸饮片需求量极少,目前主要用途为普通投料和配方颗粒制剂等方面。

用量下滑

有人预估,硬大芸年用量约5000吨,从目前的经济形势及中成药/饮片的销售数据来看,今年能有2000吨的用量已经非常不错。

一方面,中药材整体普涨价格已经传导到终端,大部分企业已经半年没有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的实际采购计划。另一方面,受基本药物目录限价影响,中药材整体普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部分成品价格倒挂,企业缩减产能。

配方颗粒方面,受集采降价及医疗反腐影响,大多数配方颗粒企业选择消耗库存及向市场出售原料的方式维持运营。硬大芸的价格会否回归30元以下,既受剩余库存叠加影响,也取决于下一个产新季节的到来。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