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无陪护病房能否全国推广

发布时间:2024-06-13 11:25:18作者:本报综合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无陪护病房”的话题引发热议。据了解,目前已有福建、天津、山东、浙江等地试点推进无陪护病房模式。

所谓“无陪护”,并非指无人陪护,而是相关的医疗、护理上的服务由医护人员和专业护理员承担,实现“无家属陪护”或“家属陪而不护”。有观点认为,医院提供的护理人员在专业性上更有保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及家属的后顾之忧。同时,无陪护病房还能减少非医务人员的流动,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在老龄化趋势下,未来将有更多老年人在住院时需要依赖市场上的护理人员照顾。不过,费用问题仍是患者及家属关注的重点,也是该模式推广的一个难点。比如,“陪护费用能否由医保承担”“自费项目如何收费”“能否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自理程度及护理的工作量划分收费标准”等等。如何让患者及家属在打消无人陪护顾虑的基础上,减少金钱顾虑,关系到住院家庭的就医成本和患者的就医质量。

据了解,福建作为无陪护病房建设的“排头兵”,已在全省公立医院推动实施此项服务。其中,福建厦门的无陪护病房收费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患者自费,如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一级护理170元/天,二级护理120元/天,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无陪护服务只需花费800多元。另一种模式是“财政、医保、患者各负担一点。收费标准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分为100元、160元、230元三档,护理按床日收费整体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个人先行自付30%,其余70%可按照基本医保规定支付。

有专家表示,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愈发明显,医院护理模式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已势在必行。不过,无陪护病房属于新事物,在管理、费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优化。(本报综合)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