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膀胱癌新疗法能否与K药分羹

发布时间:2024-05-22 11:29:55作者:王迪 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膀胱癌赛道近期“喜事连连”。4月22日,FDA批准ImmunityBio公司所开发的癌症免疫疗法Anktiva与卡介苗(BCG)疫苗联合治疗对BCG无反应的伴有原位癌(CIS)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这些患者伴或不伴有乳头状肿瘤。5月3日,CG Oncology公司宣布在研溶瘤病毒疗法cretostimogene治疗对BCG无应答的高风险NMIBC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数据积极,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率达到75.2%。

NMIBC赛道已有新晋“药王”默沙东的Keytruda(K药)在前,后来者能否分一杯羹?

市场规模预期翻倍

膀胱癌是第五大常见癌症,通常影响70岁以上人群,更常见于男性,也是男性的第四大常见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患者通常会对治疗作出良好反应,但复发率也较高。

大约90%的膀胱癌始于膀胱内膜表面细胞,这种癌症被称为尿路上皮癌。大多数尿路上皮癌属于非肌层浸润性,其中NMIBC是最常见类型。

通常情况下,膀胱癌的第一个征兆是尿液出血。其他症状可能包括排尿时感到疼痛或灼热,或排尿习惯改变。更严重的膀胱癌症状可能包括身体一侧下背疼痛、感觉疲劳或虚弱、没有食欲和体重减轻。

NMIBC检测方法包括血液检查、尿液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多部指南推荐膀胱内灌注BCG作为中高危NMIBC首选治疗方法。但患者治疗响应率、耐受率存在个体差异,在约30%~40%患者中无效,且在初始有效者中复发率也较高。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Expert Market Research公司提供的数据,2023年,全球膀胱癌治疗市场销售额接近40.3亿美元。在2024-2032年这一预测期内,该市场可能以复合年增长率(CAGR)9.31%的速度增长,到2032年销售额将达到89.8亿美元。

持续疗效挑战“药王”

Anktiva是一款白细胞介素15(IL-15)超级拮抗剂,有望成为超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下一代免疫疗法。行业媒体Evaluate预计,到2028年,这款免疫疗法的销售额可能达到近9亿美元。ImmunityBio公司执行主席黄馨祥和公司首席执行官Richard Adcock认为,Anktiva的优势在于能够诱导“持久性的完全缓解”。黄馨祥指出,Anktiva将是首个超越杀伤性T细胞(Killer T—cells)的下一代免疫疗法,主要通过激活自然杀伤细胞(最重要的是CD8+记忆T细胞)发挥长时间缓解作用。

在关键的QUILT-3.032试验的队列A中,有82名使用Anktiva-BCG组合药物的高危、对BCG无反应的NMIBC CIS患者。其中58人在中位随访时间大约2年后探测不到肿瘤。根据2022年末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证据》上的数据,这些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71%,完全缓解的中位持续时间为26.6个月。

虽然临床研究数据积极,但由于其第三方合同制造商进行许可前检查时发现缺陷,FDA在2023年5月拒绝批准Anktiva(N-803)。而今,ImmunityBio公司提交了更长时间的随访数据,Anktiva-BCG组合药物对77名可评估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62%。到2023年11月数据截止时,完全缓解持续的最长时间超过47个月,并且试验仍在进行之中。在完全缓解的患者中,58%的人缓解时间持续了至少1年,40%的人至少持续了2年。

相比之下,在2020年年初促使K药获批用于NMIBC的KEYNOTE-057试验中,K药诱导的完全缓解率达到了41%。在39名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中,缓解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6.2个月。但需指出的是,两个完全缓解率指标对应试验不同,且非头对头临床试验,目前尚不能简单认为Anktiva-BCG组合药物疗效优于K药。

此外,2023年12月底,K药与安斯泰来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Padcev联合用于转移性膀胱癌引起轰动。但黄馨祥认为,辉瑞针对Padcev的计划目前并不包括NMIBC,且由于ADC本质上是一种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细胞毒性药物,Anktiva-BCG组合药物仍具优势。

Anktiva的另外一个优势是疗程几乎与现有疗法相同,产生的干扰性最小。

新型疗法蓄势待发

除K药外,Anktiva-BCG组合药物还面临新锐药企的挑战。

在2024年第一季度拔得欧美融资头筹的CG Oncology公司(融资额3.8亿美元)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的溶瘤病毒疗法cretostimogene在大约四分之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实现了完全缓解。

5月3日,CG Oncology公司报告称,在一项有105名可评估的NMIBC患者参加的后期试验中,cretostimogene的完全缓解率达到了75.2%。

根据5月初在美国泌尿学会年会上报告的数据,在报告完全缓解的患者中,没有患者必须切除膀胱,29名患者保持完全缓解至少长达1年的时间,另有22名患者等待评估。没有患者报告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

CG Oncology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向美国FDA提交新药申请。除本身疗效可观外,该公司还计划将cretostimogene与K药联用,提升持续性疗效,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数据。

Ferring公司的基因疗法Adstiladrin也是这一赛道的有力竞争对手。一项Ⅲ期试验显示,该基因疗法在3个月内促使51%的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在完全缓解者中,46%的患者在12个月时仍保持了无高级别复发。

组合药物产能瓶颈

外有老兵新将追赶,Anktiva-BCG联合疗法还需克服自身商业化难题——目前全球BCG供应持续短缺极有可能成为该联合疗法商业化的“阿喀琉斯之踵”。作为该联合疗法的有力竞争者,K药、Adstiladrin和cretostimogene均无需联用BCG。值得注意的是,默沙东还是美国唯一的BCG供应商。

为此,ImmunityBio公司决定与印度血清研究所(SII)签署独家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合作生产BCG。SII是全球最大的BCG疫苗生产商,有2款BCG产品用于肿瘤学领域,其中一款被称为Onco-BCG的传统BCG已经在美国以外地区商业化。根据双方协议,一旦FDA签署认可试验方案,SII公司将立即为ImmunityBio公司的临床试验提供标准BCG,ImmunityBio还计划将试验方案提交给全球其他监管机构。

SII公司第二款产品是一种重组BCG,正在欧洲接受中期测试。该产品可对基因进行两次修饰,以改善特性。据悉,与常规BCG相比,这款重组BCG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更佳。两家公司目前也在积极推进该款BCG研究。

链接>>>

在研项目前瞻

过去40年来,对于可耐受的膀胱癌患者,化疗一直是标准治疗方法。化疗方式采用以顺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几十年未变。然而,化疗疗效有限,且持久性较差。为此,科研人员一直在探寻新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市场调研机构DelveInsight公司发表的报告显示,目前大约有超过80家药企正在开发膀胱癌药物,在研药物超过100款。

缓释制剂UGN-102:该药由UroGen Pharma公司负责开发,是一种含有丝裂霉素的反向热凝胶。其为基于水凝胶的缓释制剂,旨在让膀胱组织更长时间暴露于丝裂霉素,实现非手术手段治疗肿瘤。UGN-102在门诊条件下使用标准的导尿管递送,目前正处于治疗膀胱癌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口服靶向剂APL 1202:该药由亚虹医药(Asieris Pharmaceuticals)公司负责开发,是一种口服可逆的Met AP2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活性,还可以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APL 1202正在中国进行注册临床试验,作为单药用于中风险的NMIBC患者的一线治疗,或者与化疗结合在一起,作为中等和高风险、化疗难治性NMIBC患者的二线治疗。目前,该药正在治疗膀胱癌的Ⅲ期试验中接受评估。

静脉制剂Trilaciclib:其由G1 Therapeutics公司负责开发,是一种“First-in-Class”疗法,旨在改善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的预后。它是一种短效的静脉给药CDK4/6抑制剂,这种新型治疗方式在化疗前施行,可以暂时阻断细胞周期的进展。目前,该药正在治疗膀胱癌的Ⅱ期试验中接受评估。Trilaciclib于2021年2月获得FDA批准上市,用于小细胞肺癌因化疗引起的骨髓移植,但此前在一线结直肠癌Ⅲ期和三阴乳腺癌Ⅲ期研究折戟。

catumaxomab冲击上市:该药由凌腾医药(Linton Pharm)负责开发,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与肿瘤细胞的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和T细胞的CD3结合,通过Fcγ受体结合募集免疫辅助细胞。catumaxomab通过参与T细胞和辅助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并具有诱导长期疫苗作用的潜力,正处在膀胱癌治疗的Ⅰ/Ⅱ期试验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其为全球首款上市双抗药物,但由于市场表现欠佳,易诱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导致的副作用等原因,于2017年退市。2017年,该药发明者作为联合创始人成立凌腾医药,继续该药研究。

溶瘤疗法VAX 014:其由Vaxiion Therapeutics公司负责开发,是一种新型基于重组细菌微细胞(rBMC)的溶瘤免疫疗法。VAX 014通过特异性靶向并将一种新型快速作用、预先形成的溶瘤蛋白毒素直接递送到肿瘤细胞而发挥作用,该药正处在膀胱癌治疗的Ⅰ期试验阶段。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