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惠民保扩围 共谋孤儿药可及

发布时间:2024-05-15 13:46:40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连日来,深圳、上海、厦门等地开启2024版本惠民保投保。从产品变化来看,加大了罕见病等高值自费药品保障。在业界看来,惠民保是医保目录之外罕见病患者寻求支付保障更可及的一种方式,如何在可及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纳入更多特药

罕见病具有患者人数少、治疗周期长、药物依赖强、人均费用高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和惠民保将罕见病纳入保障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罕见病患者的就医负担。

以2024年“深圳惠民保”为例,新增Alagille综合征及高苯丙氨酸血症对应的2个高值罕见病自费药品。使用指定罕见病特效自费药品产生的费用,免赔额为1.5万元(连续参保的为1.4万元),最高赔付70%,保额50万元/年。“沪惠保”则增加了国内外特药种类,国内特药从去年的36种扩增至41种,海外特药从去年的15种扩增至28种,CAR-T治疗药品从去年的2种增至3种;同时,扩展住院自费治疗费用,在保障自费药品、耗材、检查检验基础上,将治疗费纳入保障范围。“惠厦保”的国内特药数量从原来的37种增至50种,新增30种海外特药。同时,参保人在指定互联网医院就诊,可报销相关疾病近2000种日常药品,覆盖家庭常备用药和应急用药。

在琅钰集团CEO向宇看来,商保作为多层次保障的一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创新药的支付方。“一些罕见病药进入各地的惠民保后,大幅降低了患者的自费比例。目前,惠民保也覆盖了一些非常昂贵的疗法,一些罕见病药在海南博鳌经注册成为海外特药之后,可以在一些地区的惠民保当中使用,这为我国罕见病患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用药解决方案。”

加强协同管理

对于罕见病用药保障,国家医保与各地惠民保逐渐形成协同发展。据统计,目前在中国获批上市的100多种罕见病用药中,已有80余种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其中,通过医保谈判纳入的51种罕见病用药,平均降价超50%。

向宇表示:“我国医保政策对于罕见病的保障倾斜越来越大,降价幅度也相对温和。接下来,业界期待的是在医保准入上能够有更开阔的思路。比如,某个药物测算下来的金额是医保支付的上限,并且通过市场调研后最终定价仍高于这个金额,是否可以采用医保报销和患者自费一部分相结合的模式,而不是直接拒绝进入医保。这样既能缓解医保预算有限,又能解决价格由市场决定的问题。”

在业界看来,惠民保兼具基本医保和商保的特点,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将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惠民保的范围,加强与医保的协同性,更好覆盖医保不予支付的费用。

在中国药科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邵蓉看来,即使通过谈判降低了特药价格,基本医疗保险也不可能完全“照单全收”。“基本医疗保险主要是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这就要求用最少的钱达到最高性价比。对于罕见病保障,国家在基本医疗保险、专项基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探索,惠民保实际上解决了现有的很多问题。不过,惠民保的指导思想是让参保人用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但这并不符合以往商业保险的设计思路。”

她表示:“长远来看,惠民保并不是特殊药品使用的终极解决办法。必须要把惠民保的盘子做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让更多无既往病史的人参保。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病种精算设计产品,同时考虑盈利和风险等问题。”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