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30 15:21:18作者:周雪雯 黄晓丽 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4月24日,莫德纳宣布与ChatGPT母公司OpenAI达成长期合作关系,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AI)应用至公司运营。据悉,两家公司从2023年便开始合作。自采用ChatGPT Enterprise以来,莫德纳已在全公司部署了750多个GPT。例如Dose ID GPT,使用ChatGPT Enterprise的高级数据分析功能进一步评估临床研究团队选择的最佳疫苗剂量。员工可通过AI详细审查,并在后期临床试验不断优化。
实际上,除了莫德纳,制药巨头赛诺菲、罗氏、辉瑞等纷纷为公司的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和护理服务等各级工作配备AI。此外,如BenevolentAI,LabGenius和Exscientia等AI医疗公司也在努力跑出未来。制药公司已开始积极拥抱AI。
医疗领域待遇高
迄今为止,从事生物领域研究的主要是理科学位或博士学位人才。然而,AI的兴起有可能使蛋白质工程朝向工程学科发展。
事实上,由于进入医疗健康领域回报更为可观,谷歌、Uber、Facebook等公司的多位AI技术人才已进军医疗健康领域。据统计,人才转行这一趋势将在2024年全面加速。
随着AI在医疗保健领域受到更多青睐,在构建数据集到培训机器学习模型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制药公司正进行顶级AI人才的争夺赛。
从谷歌离职,创办生成式AI生物技术初创公司Cradle的首席执行官Stef van Grieken举例,制药公司需要对多年累积的现有专业数据创建全面的数据集。这一任务对数据分析师和工程师而言都是艰巨挑战。
科学家自学编程
Grieken指出,在应对招聘人才的挑战之前,制药公司应首先考虑提高现有员工的技能。
近期,Grieken与生物技术科学家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生物学领域中,编写代码已成为重要职场技能——87%的实验室科学家受访者表示正在从事编写代码工作;74%的受访者表示正在自学编写代码。
他建议,药企可以组织AI技术培训,既能通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来提升企业形象,还可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过,AI这把“火”也有隐忧,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的使用便有争议。医药咨询公司ZoomRx近日调查发现,全球收入排名前20的药企中,有65%限制ChatGPT使用。据悉,该调查涵盖211位药企员工,拥有2~35年行业经验,熟悉至少一款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
ZoomRx产品经理Andrew Yukawa指出:“很多员工害怕将公司敏感信息和客户敏感信息置于危险之地。当某个员工正在使用ChatGPT工作,期间输入了一些专有的临床数据,便可能将这些信息和数据添加到Open AI的数据训练集。”
Yukawa认为,AI在纯理论和理想化的场景中呈现的意义,比AI在当前现实生活呈现的意义更大。多数受访企业在谈及使用AI的主要原因均集中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节省时间等工具性目的,但对其是否能切实助力企业成长,还有待观察。
(来源:Fierce Pharma)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